​垃圾分類可積分、可兌換、可變現 建國門街道設19個綠色生活驛站

日期:2020-07-20 08:34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垃圾分類可積分、可兌換、可變現 建國門街道設19個綠色生活驛站

  一大袋易拉罐、一厚沓廢紙箱、一袋廚余垃圾、一袋其他垃圾,日前,在東城區建國門街道趙家樓社區綠色生活驛站,家住大羊宜賓衚同的何先生用這些生活垃圾換了12塊錢和2個積分。

  何先生扔垃圾的地方不是簡單設有四個桶的垃圾站,而是有垃圾分類指導員實時指導、可回收物現場回收、定向分類攢積分的綠色生活驛站。

  引導居民做健康人、做健康事、創健康社區,2020年5月起,東城區建國門街道共設置19個綠色生活驛站,覆蓋全街道9個社區,一個驛站平均輻射500到800戶居民。居民出門行走幾百米,就可將可回收物稱重變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投放一次積2到3分,積分可兌換大米、垃圾桶、洗衣液等日常用品。啟用倆月有餘,綠色生活驛站已成為建國門街道居民樂享垃圾分類的好去處。

  上午十點多來到驛站時,正逢回收員把報紙、廢舊紙盒、塑膠瓶搬上車。“回收員一天來三趟,可回收物隨收隨清。”垃圾分類指導員曲麗説。這個綠色生活驛站如報亭大小,就設在衚同口、居民樓下的空地裏,裏屋一張桌、一張椅、一些消毒清潔用具,外面四個分類垃圾桶、一個電子秤,與普通的垃圾回收站不同,除了四個桶裏盛放着居民剛剛投放的垃圾,空地上、屋子裏,基本沒有廢舊物堆放,顯得整潔敞亮。

  拎着兩袋垃圾,一位穿着紅衣服的阿姨朝驛站走來。掀開廚余垃圾桶,她把綠色垃圾袋裏的西瓜皮、青筍葉、白菜幫子一股腦兒投進去,又把綠色塑膠袋連帶另一個裝滿塑膠袋、紙屑、粽子葉的白色塑膠袋扔進其他垃圾桶。“這粽子葉,我今天專門擱其他垃圾了,沒問題吧!”這位阿姨專門問道。“沒問題阿姨,昨天剛跟您説了,您就記住了,給您點讚!”曲麗笑着説。邊説着,曲麗拿出積分卡,為這位阿姨積了2分。“嚯,王阿姨,您都積570分了,夠高的!”王阿姨擺擺手説:“我已經兌換了垃圾桶和大米了,這570還是剩下的呢!”

  不光王阿姨,建國門街道的居民都認真積極。“積分只是個激勵,主要還是大家自覺。垃圾就是放錯地兒的資源,我分對了,它就能去對的地方,産生對的價值。”居民何先生説。

  垃圾分類是一條線,前端的投放精準了,後端的分類運輸、分類處理怎麼樣?隨後又來到朝內南小街20號樓綠色生活驛站,臨近中午12點,一輛拉着滿車綠色垃圾桶的電動車駛來,把驛站裏的廚余垃圾一股腦倒進去後駛離。“我們街道是幾條線獨立運輸,我只管拉廚余到定點垃圾樓,其他垃圾我不管、也不拉,互不干擾。”電動車司機説。

  以綠色生活驛站引導居民們精準分類,並在轄區建起大件垃圾拆解站、廢舊泡沫壓縮站,建國門街道正在以“無廢街道”為目標,讓垃圾化整為零,讓綠色文明生活成為衚同居民新常態。(李瑤)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