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達人——田穎

日期:2020-12-03 14:35    來源: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

分享:
字號:        

垃圾分類達人——田穎

垃圾分類達人——田穎

  田穎初識垃圾分類是一次機緣巧合,2014年11月,她參加了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小康幸福工程辦公室舉辦的一次垃圾分類活動,從此便與這項工作結緣,一幹就是整整六年。

  從加入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小康幸福工程辦公室,活躍在各類垃圾分類宣講臺上,到如今成為一名創業者繼續從事垃圾分類的相關工作,六年時間裏,田穎在這個行業裏不斷學習、磨煉和成長,她的努力與堅持也在垃圾分類培訓宣傳領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與特色!

  從2014年開始,田穎連續多年參加垃圾分類宣傳、培訓、指導工作,在學校、社區、機關、企業、部隊等單位舉辦了超過1000場次的垃圾分類宣傳培訓活動,還受邀參與其他省市的垃圾分類指導工作,宣講足跡遍及海口、銀川、成都、宜昌、石家莊等多地。

  回憶起剛開始入行做垃圾分類講師時,田穎説,自己憑藉的僅僅是一腔熱情、是過往的職業經驗、是從網路、媒體和實踐中零星積累的垃圾分類知識,不系統也不深入,更談不上專業。在為街道、社區、物業、居民、志願者培訓授課時,田穎一直在思考:如何了解公眾的需求從而更好地設計課程?如何有效傳播垃圾分類的理念和知識?如何教公眾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垃圾分類?

  在實踐中田穎逐漸意識到,做好這項工作需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全面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對宣講對象的背景、心理、個性、行為有深入的了解。她説:“這是一種從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傳授。”每次宣講,她都認真研究宣講對象,充分考慮到他們的年齡層、知識結構等差別,找出最適宜的方式,製作科學合理的課件,創新講授手段,開展形式多樣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針對不同受眾,她還會結合德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黨建引領等深刻剖析垃圾分類的意義,更能夠觸動人心,調動大家的主動性!讓大家從內心深處認識到,垃圾分類看似是小事,但從文明行為的養成,到國民整體素養的提升,背後的意義太深遠了!

  和眾多奮鬥中的人一樣,田穎給人的感覺就是充實忙碌、活力充沛,每天的日程排得滿滿當當。這些年裏,許多人會問田穎:“你年紀輕輕,怎麼願意與垃圾為伴?”田穎往往淡淡一笑,卻從未停下垃圾分類工作,用自己的堅持回應質疑與誤解,她堅信“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

  在這六年中,田穎經歷過很多感動的瞬間。學生們渴求知識的目光、居民們的認真詢問、機關單位的積極參與都給了她堅持的理由。

  讓她記憶猶新的是,有一次給三年級的孩子講垃圾分類,在提問互動環節,一位小女孩回答問題時説了一句:“田老師,光説沒用,得做!”聽到這句話,田穎被深深地震撼了,舉着話筒停頓了幾秒鐘,眼圈都有些紅了。她相信這也許就是自己這份工作的意義,經過越來越多像她這樣的傳播者堅持不懈的努力,會有更多的孩子説出同樣擲地有聲的話!

  時間的確見證着人們態度的轉變。“10年前,人們甚至會從窗戶上直接把垃圾丟出去,後來大家都知道要讓垃圾不落地。現在人們已經覺得分類是自己該做的事了。”2020年5月1日,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後,居民垃圾分類意識明顯提升,田穎的工作也做得更加有勁兒了。

  這些年,田穎陸續帶出了很多優秀的垃圾分類講師,志願者及執行團隊。在她看來:“自己再怎樣發展,只是個人力量;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出更多的年輕講師,帶出高效規範的團隊,引導更多人關注這項事業!”

  如今,田穎依然在垃圾分類和環保宣傳這條跑道上奔跑,她説:“我的余生將會以垃圾分類為伴,也是我作為一名垃圾分類達人的責任和擔當!”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