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畫鄉村推動文旅 “京西智谷”引領科技 門頭溝全力塑造“京西福地”新形象

日期:2025-11-13 09:34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門頭溝區正成為讓‘在者舒心、來者傾心、未來者動心’的‘京西福地’。”11月12日,在北京市“一把手發佈·京華巡禮”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門頭溝區委副書記、代理區長呂鳴表示。

  呂鳴介紹,“十四五”以來,門頭溝區大力實施“生態立區、文化興區、科技強區”發展戰略,統籌推進災後恢復重建與綠色高品質轉型發展。目前,全區生態涵養能力顯著提升、經濟發展動能加快轉換、文旅休閒魅力日益彰顯、安全韌性水準全面增強、城鄉融合發展縱深推進、民生福祉保障持續改善,首都發展重要門戶功能更加強化。

  成為全國首批“深化氣候適應型試點城市”

  作為首都生態涵養區之一,門頭溝大力實施“生態立區”發展戰略,獲評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天然氧吧,成為全國首批“深化氣候適應型試點城市”和生態環境部“2024年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

  目前,門頭溝全區PM2.5平均濃度降至23.6微克每立方米,較2020年下降了26.3%。地下水水位連續7年回升,最高點位近25米,地表水市考斷面優良率達100%。

  “十四五”期間,門頭溝堅持綠色空間擴容提質,目前,全區森林覆蓋率、林草覆蓋比分別達到了48.6%和93.9%。

  門頭溝聯合周邊區縣,推進“跨流域、跨區域、跨領域”的生態共保聯治。完善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指標核算體系,探索構建“GDP與GEP同部署、雙增長”機制。2024年可比GEP-R達到359.7億元,同比變化率居生態涵養區首位。

  檀谷商圈化身“大山版的三里屯”

  作為北京鄉土文化資源最密集、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地區,門頭溝堅持“文化興區”發展戰略,讓這片京西熱土更具詩情畫意。

  通過創建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門頭溝區每人平均文化設施面積、體育場館面積分別較“十三五”末增長6.9倍、13.2倍。

  接續舉辦北京國際山地徒步大會、環門頭溝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等品牌賽事。致力打造“騎行聖地”,潭王路、妙峰山路入選“中國騎行地圖”精品線路。

  推出南石洋大峽谷、百花山觀星勝地等文旅新地標,“潭柘休閒旅游度假區”晉級市級名錄。持續擦亮“門頭溝小院”精品民宿品牌,打造“小院有戲”演藝新空間,檀谷商圈成為京郊“大山版的三里屯”。

  2024年,全區旅游收入達41.3億元,較2019年增長88%。

  “京西智谷”成為全市人工智慧重點佈局區

  秉持“科技強區”發展戰略,門頭溝區聚焦人工智慧、超高清數字視聽、心血管醫療器械“三大賽道”,實現高端産業引領。較“十三五”末,專精特新企業增長24倍,目前達到225家,高新技術企業增長15.8%,目前達到550家,境內外上市企業增長50%,目前已經有9家。

  中關村(京西)人工智慧科技園已建成700P國産自主算力集群,獲得全國首批“國智牌照”;先後落戶了北京演算法登記服務中心等機構,連續三年承辦北京AI創新發展大會,形成“算力、演算法、數據、場景”全要素協同的創新生態。

  “‘京西智谷’成為全市人工智慧重點佈局區、數智安全先行區以及全市重點建設的E級智算高地,品牌影響力日益彰顯。”呂鳴説。

  面向“十五五”,門頭溝區將着力在七方面下功夫:始終把保障首都生態安全擺在首位,夯實綠色發展根基,更好保水保土保生態;持續激發地區科創活力,做強高新技術産業,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深入推進京西特色文化,加快塑造文旅大區形象,持續擴大城市美譽度和影響力;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築牢京西安全韌性防線,支撐綠色高品質轉型發展;統籌建設詩畫鄉村和精品城市,推動城鄉發展深度融合、美美與共;着力增進民生福祉,提升治理水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化開放協同與重點領域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增強轉型發展動能。(張驁)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