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業區有了新意境 石景山:城市新地標加速崛起

日期:2023-10-10 09:18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老工業區有了新意境 石景山:城市新地標加速崛起

  金風起、落葉黃,北京最美的時節到了。

  中秋國慶假期,近百萬游客走進石景山,在八大處感受自然與古樸,到模式口回味駝鈴悠悠,踏入首鋼園、冬奧公園體驗活力四射,品味獨屬於京西的詩情與畫意。

  石景山,“離城最近的山 離山最近的城”,如今正展現多元秋色,更蘊藏雋永詩意。

首鋼園裏,市民泛舟群名湖,感受新首鋼的風采與活力。

首鋼園裏,市民泛舟群名湖,感受新首鋼的風采與活力。(楊國東 攝

國慶期間,游客在八大處公園舉辦的活動中體驗非遺傳承技藝拓印。

國慶期間,游客在八大處公園舉辦的活動中體驗非遺傳承技藝拓印。(吳鏑 攝

  自然山水藏詩意

  對工作在八大處20餘年的李莉來説,秋天是八大處公園最美的季節。“二處靈光寺寶塔巍峨,五處龍泉庵流水叮咚,再過兩天等元寶楓、黃櫨葉子慢慢變紅,層林盡染之勢更是不輸香山。”李莉説。

  拾級而上,身邊清新的林氣、優雅的環境、虬曲的古木、閃耀的日光,無不令人快慰,頗有“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的雅趣。中秋國慶假期,這裡還舉行了韻味十足的西山八大處文化節,市民游客前來聽紅色故事、尋跡老照片、賞非遺、品民俗、登高健身,豐富活動令人流連忘返。

  西山八大處是一座歷史悠久、風景宜人的佛教寺廟園林。田樹藩《西山名勝記》將其精髓概括為“三山”“八剎”“十二景”。但過去來八大處賞景並不輕鬆,景區門前原有一個公交場站,各類設施相對老舊,景區一直存在交通擁堵、停車困難、周邊環境不匹配、景觀特色不突出等問題。

  近年來,隨着八大處門區道路景觀提升工程相繼完工,門區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微迴圈路打通,溪水景觀、步行廣場建成,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游園體驗。市民來這裡舒適便捷,品秋賞景也更輕鬆愉悅。

  放眼全區,像八大處一樣在近些年煥新的公園綠地還有很多,既有北京冬奧公園、衙門口公園這樣的大尺度綠化美化,也有松林公園、八角新樂園等街角公園及小微綠地的改造提升,市民家門口徜徉森林綠地,享受身邊的詩情畫意。

  數據顯示,石景山全區森林覆蓋率31.49%、城市綠化覆蓋率53.8%、每人平均公共綠地面積73.89平方米,三項指標均為城六區最高。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99.32%,居全市第一。

  “森林石景山、生態復興城”的城市建設願景不斷從藍圖變為現實。

  人文歷史含深意

  沿着山路向西南而行,京西古道模式口就在翠微山下。這條古色古香的街區曾經駝鈴聲聲、人潮熙攘,老舍筆下的駱駝祥子就是從這裡走出來的。如今,這條千年古道、百年老街經過提升改造,加入了時代的新氣息。假期期間,模式口城市更新周文旅消費季為老街帶來豐富活動,游客到此沉浸觀展、暢玩藝術節、逛駝鈴古道生活節市集,感受活力多彩的古街新韻。

  民俗專家王成祥是模式口的老居民,見證了模式口的變化發展。“過去這裡就是個大型農貿市場,門臉房用來存放貨物,大街上擺攤售賣,本來並不寬敞的大街被堵得水泄不通,垃圾成災、交通不暢。就像是‘一堆國寶埋進了垃圾堆’,很多街坊都走了。”

  自2016年開始,石景山區啟動了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提升改造,經過多年治理,徹底清除了過去農貿市場的亂象,還引入了餐飲民宿、咖啡文創等全新業態,恢復了古街昔日的興盛繁華與煙火氣。“現在的變化太大了,整條街不僅環境改善很多,而且變得年輕時尚起來,很多外地游客、年輕人會特意來這打卡,讓我們這些老居民也特別自豪。”

  改變的不僅是古街風貌,藏在古街深處的古跡也煥發新生。法海寺的大雄寶殿內,十鋪精美壁畫保存至今。它們代表了明代壁畫的最高水準,是中國古代的藝術瑰寶,也是北京地區現存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壁畫。

  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播壁畫藝術,石景山區在法海寺山腳下建成法海寺壁畫藝術館,1800平方米的展館內,設有4K高清顯示屏原比例還原壁畫真跡,讓這些“沉睡”近600年的壁畫“活”了起來。游客來到翠微山南麓,既可以直觀欣賞壁畫真跡,也能在數字空間裏獲得沉浸式體驗。

  模式口大街上,明清兩代不受香火、不做道場、不開廟門的承恩寺,也褪去了神秘色彩,門前挂上了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由金漆鑲嵌非遺工藝製作的牌匾“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成了市民了解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場所。

  現代生活有創意

  繼續南向下山,身邊的永定河從崇山峻嶺中順流而下,衝出了一片沃土平原,地勢從這裡逐漸平緩,視野也變得開闊起來。高聳的新首鋼大橋橫跨永定河兩岸,橋下便是近年來石景山區打造的北京冬奧公園。國慶假期,公園主景區京華水韻兩側的狼尾草連綿成片、搖曳成海,吸引游客拍照合影;馬拉松大本營內,由老舊廠房改造而成的籃羽館、足球館、網球館、兒童樂園內,每天都擠滿運動健身、親子娛樂的人群,整座公園變成了京西活力的重要地標。

  “我家就住在公園邊上,從窗戶一眼就能望見這裡,公園沒建成的時候我就關注這裡了,現在帶着家人朋友沒事就去公園遛彎。”家住古城街道濱和園社區的李佳説,“以前蓮石湖公園只通到新首鋼大橋下,現在整個永定河沿岸都連通起來,我們一路能走到廣寧。平時來這裡跳跳舞、唱唱歌、走走路,呼吸新鮮空氣,感覺特別放鬆,這裡就是我們街坊鄰居的一個大樂園。”

  依永定河而建的冬奧公園,就像針線一樣縫合了以往割裂的城市空間。由於堤岸、鐵路線和廠區圍墻,過去這裡是荒廢遺棄的城市角落,如今北京冬奧公園與首鋼園在高線公園、冰雪森林和首鋼大橋下3處節點實現互聯互通,水、城、廠融為一體,冬奧、工業遺産、永定河、西山等元素點綴其中,盤活了整個京西地區的血脈與活力。

  與冬奧公園相鄰的首鋼園,更是完成了從停産到轉型再到活力復興的華麗轉身。近年來,隨着“體育+”“科技+”以及科幻産業在這裡集聚,服貿會、中國科幻大會等重大活動落戶園區,商業綜合體、咖啡廳、網紅餐廳等商業業態加速佈局,新首鋼成了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2022年,首鋼累計入園客流達470萬人次,舉辦首發、首展、首秀活動300余場,“廠區”“園區”加速向“社區”“街區”轉變,讓市民享受到創新活力的新詩意。(孫雲柯)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