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區裕中西裏小區37號樓前,擺放着許多電梯大件兒。有一部電梯還加上了圍擋,路過的居民總會多瞧一眼,期盼著新電梯早日啟用。
從2023年暑期開始,裕中西裏居民樓的18部電梯陸續迎來換新或大修。老樓更新電梯,最難的是資金問題。德勝街道通過7次議事協調會求得各方利益“最大公約數”,多方協同促進資金獎勵方案出臺,激發了社會企業積極性,為電梯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電梯故障,曾是裕中西裏居高不下的訴求。小區共有12棟塔樓,大多建於1989年至1993年間,電梯投入使用均超過30年。年頭久了,電梯時不時出故障。
“電梯出現過運作中突然下墜,又突然上升的情況。有時候不知道是不是卡上東西了,電梯門死活關不上,又急人又嚇人。”2016年底搬到裕中西裏32號樓的白雪娟,和家人碰到過多次電梯“罷工”的情形,“有一回趕上孩子上學,那會兒是真着急,帶着他狂奔下樓。”
其他居民也有過相似經歷。2022年底,裕中西裏小區一個月就收到十余件12345派單,全來自32號樓,訴求圍繞電梯滑梯、抖動、不開門、異響等。
社區決定召開議事協調會,解決電梯問題。
裕中西裏社區書記吳亞娟回憶,因為反映問題的多是年輕人,為了配合大家時間,議事會在晚上舉行。街道、社區、物業的工作人員與居民坐在一起,聽取大家的意見和需求。大家一致認為,更新電梯是唯一破解之法。
“小區産權單位複雜,既有市屬單位産權,也有央産房,屬於典型的‘多産權’‘混産房’老舊小區。最多的一棟樓有24家産權單位。”吳亞娟和同事們在尋找産權單位時,一談到換電梯,許多單位就開始推諉,誰也不願意掏這筆錢。
資金問題得不到解決,電梯更新問題只有“提級辦”。街道吹哨,部門報到。西城區政府、區市場監管局、德勝街道坐在了一起。
“影響社會資本參與的主要因素是電梯的加裝成本,包括井道加建、施工成本等,如果政府有了一定補貼,會極大提高他們的參與意願。”市場監管部門從專業角度表達看法。“能不能由社會資本先行墊資,政府再給予一定獎勵?”街道相關負責人提出。
2023年初,德勝街道向區裏提交了政府獎勵參與老舊電梯更新的創新方案,希望區裏調動各方積極性,對符合條件的住宅小區老舊電梯更新項目給予一次性資金獎勵。不久後,事情有了進展。2023年5月,《西城區住宅小區老舊電梯更新項目資金獎勵工作方案(試行)》在西城區十三屆區委深改委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
文件的出臺,讓吳亞娟和同事們驚喜萬分,推動老舊電梯更新工作有了抓手——拿裕中西裏32號樓電梯來説,可由物業公司先行墊付資金,後期産權單位按照各自所佔比例將資金返還物業;區政府再對完成更換的,每台給予更換費用50%的資金獎勵。
為了探求“最大公約數”,裕中西裏小區又通過一場場議事會獲取居民最廣泛認可。電梯鑒定報告書出爐、什麼時候啟動換梯、電梯品牌選哪個……電梯更新的每個節點都有居民受邀參與。
歷經7次議事會,電梯更新一事終於敲定。為了減少對樓內孩子上學影響,施工特意選在了暑假開始。8月31日,32號樓新電梯完成檢測驗收、投入使用。“我家孩子開心地跟我説,感覺坐上了跟商場一樣的電梯,明亮寬敞。”白雪娟説。
打通了辦事路徑後,小區裏其餘老舊電梯陸續升級煥新。街道根據“健康程度”,將“老病”電梯分為煥新、大修、保養3類。同時結合12345訴求,聘請專業單位對問題電梯進行系統測試,對症下藥。
這段時間,37號樓、40號樓電梯更新正在進行中。到2025年3月,小區裏18部“老病”電梯將全部完成更新。群策群力之下,裕中西裏沒再出現一件有關電梯的訴求件。
申請單位先行墊付資金,後期産權單位按照各自所佔比例將資金返還,政府獎勵資金也將一次性給予申請單位,裕中西裏小區這种老舊電梯更新模式,將被推廣到西城其他老舊小區。(任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