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競逐戶外運動高地 體育讓千年之城“動”起來

日期:2025-10-13 09:2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連日來,城市副中心大運河畔賽事紛呈,驚喜連連。賽艇、皮划艇、帆船、槳板等項目逐浪展開,飛盤、小輪車等賽事吸引青少年挑戰極限,騎行、馬拉松則帶動全民健身。動感的青春氣息瀰漫全城,不僅吸引了通州居民,更匯聚了京津冀乃至全國的運動員和體育愛好者。大家以賽會友、挑戰自我,共同感受這座千年之城煥發的時代脈動。

槳板邀請賽選手躬身揮槳,在千年運河之上迎風競逐。

槳板邀請賽選手躬身揮槳,在千年運河之上迎風競逐。

城市副中心青少年揚帆競速大運河。

城市副中心青少年揚帆競速大運河。(常鳴 攝

  帆船賽艇千年運河逐浪

  10月8日,2025第六屆北京帆船公開賽在通州大運河上舉行。選手們駕馭雙體帆船,精準判斷風向變化,不斷調整帆索,船隻在水面上飛速疾馳,激起陣陣白色浪花,為城市副中心帶來了一場帆影波光交織的水上盛宴。參賽選手駕帆競渡、逐浪前行,身影與現代城市景觀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水城共融的秋日畫卷。

  賽事吸引來眾多市民駐足觀看。許多家庭扶老攜幼,沿河觀賽,感受水上運動的活力與樂趣。選手張梓桐説:“大運河兩岸風景秀麗、古今交融,充分激發了我的比賽狀態。在這裡揚帆競技,不僅是技術的比拼,也是文化的傳承,讓我感受到了通州水上運動的濃厚氛圍。”

  作為京津冀地區高水準水上賽事之一,“京津冀”賽艇、皮划艇精英賽2025年首次落地副中心,吸引120余名選手參賽。“比賽為我們搭建了交流平臺,大家切磋技藝、共同進步,還在競技中結下友誼。”天津隊隊員小李説。

  以運河為紐帶,副中心整合水域與陸域資源,融合競技、休閒與文旅功能,致力於打造“國際一流、生態友好、文化賦能”的戶外運動目的地,構建“1+1+N”精品賽事體系,為區域發展注入新動力。

  如今,通州水上運動體系持續完善,古老運河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

  花式運動盡顯青春朝氣

  大運河上浪花飛濺的同時,綠茵場與城市廣場也洋溢着運動的激情。青少年成為這些賽事的主角,他們在挑戰中展現自我,也為城市注入朝氣。

  前不久,小輪車公開賽走進通州萬達廣場,將極限運動的魅力帶入商圈。參賽選手以4至14歲少年兒童為主,他們展現360度旋轉、後空翻等高難度動作,每一次騰空與落地都引來陣陣喝彩。

  飛盤運動同樣備受青睞。近日,第四屆北京青少年飛盤公開賽與第三屆副中心飛盤公開賽同期在通州舉行,吸引全國近千名愛好者參與。

  通州“村BA”籃球賽也火熱開打,八支村級隊伍展開角逐。從張家灣的“體育+文旅”探索,到永順鎮的“政府搭臺、校企唱戲”,從臺湖鎮以籃球為紐帶賦能鄉村振興到宋莊鎮“藝術范兒”籃球聯賽,籃球正成為副中心體育新名片。“參加‘村BA’不僅鍛煉身體、結交球友,更讓我找回學生時代的熱血。”潞城村隊員劉井鑫楠説。

  綠茵場上,完成升級的通州運河奧體足球場迎來“首秀”——北京通州鵬瑞足球隊坐鎮主場,迎戰中冠聯賽對手。

  “體育+”激發城市嶄新活力

  通州,這座依運河而生的千年之城,正以多元賽事串聯起水、陸、空的運動激情。

  近年來,副中心着力打造“通通來運動”品牌,探索“體育+”新模式,以體育帶動旅游、促進消費,讓整座城市“動”起來。賽艇劃過運河、飛盤飛越綠茵場、小輪車騰躍廣場……這些畫面共同繪出副中心體育事業的蓬勃圖景。

  2025年以來,通州已舉辦馬拉松、龍舟、夜跑、騎游等一系列賽事。依託大運河生態資源,副中心持續培育具有首都特色的運動品牌,以“體育+”為千年運河之城注入新發展動力。

  副中心還將迎來半程馬拉松等多項賽事。金秋時節,運動激情將持續點燃,推動“體育+文旅商”融合,激發城市嶄新活力。(孫雲柯)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