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位於通州城區的碧水公園開始試運營,不少市民頂着烈日去打卡。這幾年,城市副中心建成了城市綠心等多個大公園,老城區的西海子公園也實現了全面提升,大夥兒相約去碧水公園,僅僅是為了“嘗鮮”嗎?
“真沒想到,地面是綠洲、湖面、科普設施,地下竟然是污水處理廠!”一位游客説,大夥兒來碧水公園,不光要賞景,更要實地感受副中心的生態理念。其實,多河富水的通州躍升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後,在治水、管水、活水的實踐中藏着很多鮮為人知的巧思。
碧水公園地面是一片濕地,地下是污水處理廠。(白繼開 攝)
大運河吸引不少騎行愛好者。(王艷輝 攝)
北運河上玩槳板的年輕人。微度俱樂部供圖
治水 問渠那得清如許
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的名作《仲夏夜之夢》,講述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對於通州姑娘曉爽和她的未婚夫小張來説,北運河是個浪漫的地方:2024年仲夏傍晚,千荷瀉露橋見證了二人第一次約會。
千荷瀉露橋,造型取自荷花,藝術感十足。橋西的河岸上,一大片草坪供游人休閒,松弛感滿滿,橋東的月亮河夜市,充盈着十足的人間煙火氣。北運河寬闊的河面上,常能看到槳板愛好者。
然而,在曉爽父輩們的記憶裏,家門口的北運河曾經是一條污水河——20世紀80年代末那會兒,運河邊夏季蚊蠅滋生,居民怨聲載道,跨河也沒現在這麼方便,得坐擺渡船,河水的味道常常熏得人睜不開眼。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公開資料顯示,本市已投入超過100億元系統治理北運河流域。河臟,因為流進來的是污水。治水,就要治“源”,要讓流進來的都是乾乾淨淨的清水,才能徹底改善水質。隨着濕地建設和污水處理廠的增加,北運河通州段正逐步呈現“碧水潤通州”的美景。
進入副中心時代,北運河流域水治理融入了更多高科技手段。碧水公園之所以能成功把再生水廠移入地下,提升處理能力和出水標準的同時,壓縮一半佔地面積,靠的是中國水環境集團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頂尖技術。這家公司已經在通州落戶11年,研發核心團隊工程技術中心有10多位博士。
掌握頂尖原創技術的“治水人才”們,作為綠色發展理念的踐行者,用巧思讓副中心的生態優勢更突出。公園裏5.7萬平方米人工濕地與園林水系所用水源,都是地下再生水廠優質的再生水。游人腳下,每天有18萬噸污水重獲新生。
管水 “通州堰”守護城鄉安瀾
北京地勢西高東低,位於東部的通州每年汛期都面臨着較大的排洪壓力。胡春在潮白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通州段)1標段工作,北京已進入主汛期,他不敢有絲毫懈怠。
胡春的老家在江西,是長江流域的一個小村莊,老屋後面就是河。“我上小學的時候,那條河發過一次洪水,水都淹到大人胸口了,爸爸把我舉過頭頂,和媽媽蹚着水往外走……”胡春説,後來政府在那條河上游修建了水庫,終於管住了水患。
如今,就在胡春工作的項目部往北不遠,約13公里長的溫潮減河正在開挖,並同步建設水閘。這條新河道能夠將溫榆河與潮白河兩大水系連通起來,讓溫榆河洪水分泄至潮白河,進一步築牢副中心防洪屏障。
溫潮減河被譽為“通州堰”的收官之作。充滿巧思的“通州堰”綜合水利項目,承擔着守護副中心城鄉安瀾的重要職責。巧思體現在哪兒?它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大工程,而是由既有水利設施,以及溫潮減河、宋莊蓄滯洪區(二期)、溫榆河綜合治理和北運河(通州段)綜合治理等新工程以及海綿城市建設共同組合而成的綜合水利系統,構建“上蓄、中疏、下排”的多級滯洪緩衝防洪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通州堰”還兼顧了生態需求,保留並新建了不少濕地和淺灘,為候鳥提供了穩定的覓食與棲息空間。2025年春天,10多只天鵝飛臨宋莊蓄滯洪區短暫停留後繼續遷徙,綠頭鴨、針尾鴨、鳳頭鸊鷉、黑翅長腳鷸等大量水鳥則在閘口、灘塗及湖區棲息。
活水 煥彩運河水岸生金
2024年仲夏傍晚,曉爽和小張為何選在千荷瀉露橋約會?“風景好,吃飯遛彎都特方便!”在曉爽心裏,千荷瀉露橋所在的五河交匯區域,是通州最繁華的地方,運河商務區商場、大廈裏,中式西式餐館少説也有上百家。
在傳統語境中,“水”總是與財富相關。五河交匯的好寓意再加上水清岸綠的迷人景致,構成了運河商務區最鮮明的特色。“可着全北京市,伴着運河而生的商務區,我們是獨一份!”招商負責人説,幾乎所有來這兒考察的項目團隊,都對生態環境特別滿意。
國家級槳板教練、微度俱樂部主理人阿珂已經在千荷瀉露橋水域辦了兩場體驗課。他能明顯感覺到,通州正在以北運河為窗口,展示城市活力形象——龍舟、馬拉松、騎行、鐵人三項、夜跑……運河水裏、岸上,高規格體育賽事一場接一場。
在污染嚴重的那些年,越靠近水邊就越寂寥,如今恰好相反,有水的地兒成了黃金寶地。“活水生金”的故事,不僅發生在大運河。“我頭一次來臺湖考察時,站在寫字樓上,無意間看到了不遠處的蕭太后河,河水清澈,河畔是層層疊疊的綠。”知名服裝造型設計師陳敏正表示,正是這驚鴻一瞥,讓他下決心將工作室落戶於此。
蕭太后河曾因污染嚴重被稱為“牛奶河”,經過系統治理,如今已成為連接臺湖、環球度假區和大運河的“黃金水道”。按照相關計劃,這裡將打造“白天有景、晚上有光、處處是玩法”的水上通航體系,不光要建設遊船碼頭,還將引入沿岸文旅項目,提升整體活力。
在副中心,更多精彩故事即將因水而生。(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