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白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通州段)效果圖。中鐵十六局四公司供圖
最近,住在潮白河附近的市民可能會發現,經常有吊車、鏟車、挖掘機、水泥罐車進出河道。這是啥工程?潮白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通州段)正在緊張施工,預計2026年7月前竣工,不僅能進一步提升潮白河的防洪能力,還能為廣大市民營造安全、宜人、水清、岸綠的濱水空間。
潮白河是首都重要的水源地、生態廊道和城市的防洪保安屏障,也是連接京津冀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紐帶。近年來,本市分兩階段組織實施了潮白河試驗性生態補水,總補水量超過15億立方米,實現了21世紀以來潮白河首次全線水流貫通入海的美好願景,落實了北京市“藏水於地”的戰略決策,實現了“地表、地下”協同修復的戰略目標。但在生態補水過程中,也暴露出河勢不穩定、防洪工程存在短板等問題。
潮白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通州段)總共9個標段,涉及宋莊鎮、潞城鎮、西集鎮,北起順義通州界,南至京冀交界,全長37.6公里。在1標段施工現場看到,距離大堤不遠的位置,工人正操作機械設備修築防衝墻,“這道墻要一直延伸到地下20.5米深的位置。”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潮白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通州段)施工1標段項目部黨支部書記胡春説,防衝墻寬80釐米,總長度將近2000米。
這道深入地下20.5米的防衝墻,僅僅是潮白河通州段防洪的“第二道防線”。在枯水期,主河道旁還要拋混凝土預製塊、修建防衝坎和防衝垛作為“第一道防線”,減小水流對主槽的沖刷,防衝垛要一直延伸到河道裏,周圍還要拋混凝土預製塊用來減緩水流速度;“第三道防線”潮白河大堤將加高70釐米至100釐米,進一步提升堤防能力。
“防洪提升工程完工後,防衝墻等設施將被綠化覆蓋。通過生態治理,同步形成森林濕地群落,打造‘一脈攬三園,雙環鏈多景’的生態格局,為市民提供親水休閒新地標。”胡春表示,按照工程設計要求,潮白河通州段要建設大尺度生態綠洲,打造環首都東部地區生態保護綠帶,助力城市副中心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
此外,潮白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通州段)還將拆除3座橡膠壩,並新建興各莊閘。新建的興各莊閘是一座9孔鋼壩閘,相比原橡膠壩,水資源調度能力更強。同時,興各莊閘所在位置將把河道拓寬,最寬處達到420米,有水河道寬395米,呈現開闊水面。(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