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就地過年延續好習慣 垃圾分類不停歇
又是一年新春到,春節期間垃圾也會較平時有所增加,居民節日期間該如何有條不紊地進行垃圾分類工作?通州區城市管理委在此倡導:積極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美麗社區環境文明過春節。
正確分類投放廚余垃圾
春節期間,家庭廚余垃圾的産生量可能遠超出平常。豐盛的飲食會消耗大量的食材,同時也會産生較多的廚余垃圾,在此有關部門呼籲:適量做餐,“光碟行動”,同時要正確對廚余垃圾進行分類。在細節上,首先,不是所有廚房裏的垃圾都叫廚余垃圾,廚余垃圾是指容易腐敗的食物殘渣、瓜皮果核等含有機質的生活垃圾,包括家庭日常生活中産生的菜幫菜葉、剩菜剩飯、廢棄食物等。而廚房中常見的衛生紙、保鮮膜、塑膠袋、大骨頭、椰子殼、榴蓮殼等都屬於其他垃圾,應避免與廚余垃圾混在一起。同時,家庭廚余垃圾含有極高的水分和有機質,居民朋友在投放時應當瀝幹水分,在指定的時間段內投放至專用的收集容器,並破袋投放,將收納袋投放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正確處理廢棄口罩等用具
春節期間要堅持疫情防控不放鬆,出入公共場所要堅持佩戴口罩。使用過的一次性口罩需要根據使用場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定點醫院、發熱門診、社區衛生站、疑似病例觀察場所等地點使用過的口罩,應直接投入醫療廢物垃圾桶;有疫情的居住小區(村莊),應當增設專門收集廢棄口罩的容器,並設置明顯的文字標識,收集容器要有塑膠內襯。涉疫人員及接觸人員所産生的口罩按醫療垃圾有關規定執行,其他人員口罩按照生活垃圾渠道處理;無疫情的居住小區(村莊),個人投放廢棄口罩時,鼓勵用塑膠袋紮緊投放,有條件的可進行初步消殺(噴灑75%酒精或84消毒液)剪碎後投放至其他垃圾桶內。
大件垃圾投放至指定收集點
辭舊迎喜,很多家庭會置辦新的傢具和大件陳設,淘汰下來的廢舊大件傢具需要正確處理。大件垃圾是指重量或體積較大,整體性強,需要拆解後再利用或處理的廢棄物,包括廢舊的沙發、床墊、桌凳茶几、衣櫃等。對於這些大件垃圾,當前各居住社區均建立了大件垃圾投放點,居民應當投放至指定收集點。如居民不清楚具體的收集點位置,可先向小區所屬街道或物業公司諮詢,再進行投放。
低價值可回收物也可賣錢
低價值可回收物,是指具有一定迴圈利用價值,單純依靠市場調節難以有效回收處理,需要經過規模化回收、集中處理才能夠重新獲得迴圈使用價值的固體廢物。如廢玻璃、牛奶利樂盒包裝、廢飲料瓶、廢舊衣物、泡沫、木頭等。傳統廢品回收行業,存在着“利大搶收、利小少收、無利不收”的普遍現象和市場規律,為了讓所有資源都能不浪費,讓每個垃圾都能物盡其用,通州區採取政府搭建平臺,回收企業入駐,預約到府回收的方式,在通州155平方公里內的街道、鄉鎮試點推廣可回收物預約到府回收服務,實施全品類回收,致力於讓居民足不出戶,即可享受更優質的服務。
居民預約回收也非常便利。無需下載APP,在微信小程式內打開“潞曉分居民端”,點擊“到府回收”,或在小程式內直接搜索“潞曉分可回收平臺”,都可以進行再生資源預約回收。填寫地址、時間和回收種類,就可以預約回收人員到府服務,經過稱重、現場結算,由回收人員付給居民費用。同時,通過“潞曉分”預約再生資源回收,成功完成訂單後還會得到相應的文明積分,匯總到全區統一的垃圾分類積分獎勵之中,文明積分可以兌換抽紙、香皂、洗髮水、消毒液等日常家用物品。同時,春節期間預約回收,積極踐行垃圾分類,還可獲得雙倍積分。除此之外,各社區每週或每月還將進行文明積分整體排名,排名前三的分類達人還有單獨獎勵。
潞曉分平臺所有回收企業均經過嚴格的資質審核,同時到府人員身份清晰,責任到人,並嚴格落實防疫政策要求。統一的可回收物價格面向居民公示,回收人員到府回收垃圾時不低於公示價格。讓居民放心下單得實惠。
多部門行動護航節日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處理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涵蓋了前端分類、中端運輸、末端處理等環節,環環相扣,一環失守全盤淪陷。每年的春節前後都是分類收集、分類運輸接受考驗的時刻。節日將至,通州區城市管理委嚴陣以待,配備足額分類運收車輛,末端處理設施馬力全開;區城管執法局持續開展源頭分類效果的執法保障;區民政局調度在職黨員、志願者、樓門長等社會力量,確保桶前值守不松懈;區級檢查考核組節假日期間不休息,繼續明察暗訪,指導責任主體落實分類義務;各街鎮、環衛作業單位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分類垃圾桶定點消殺等一系列措施,保障節日期間各項垃圾分類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垃圾日産日清,有效分類處理,全力以赴為市民做好服務、管理保障工作,使春節垃圾分類工作不打烊。
呼籲市民簡約低碳過春節
自2020年五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起,許多社區和街道已經初步建立起完善的垃圾分類回收處理體系,生活垃圾集中投放點和垃圾分類收集容器等設備設施配置日趨完備,居民可以在家中自備“兩桶一袋”,即其他垃圾桶、廚余垃圾桶以及可回收物收集袋,分類收集家中産生的生活垃圾,依據實際情況在正確的時間段集中投放。
市民在歡度佳節的同時應秉持“綠色、環保、迴圈、低碳”過節的理念,拒絕鋪張浪費,提倡減少聚餐活動,請客吃飯時不忘“光碟”行動;走親訪友選擇簡單包裝的禮品相贈,抵制過度包裝;外出就餐倡導文明餐桌,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勺子等一次性用品,拒絕“舌尖上的浪費”;本市已經禁止生産、銷售超薄塑膠袋(厚度小於0.025毫米),居民外出採購需要格外注意,避免污染環境。通過將低碳環保和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延伸到節日的方方面面,從而幫助減少節日期間的垃圾産量,用源頭減量的方式踐行垃圾分類,讓我們的城市更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