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建成環城綠色游憩環 城市副中心將添國家級植物園

日期:2021-03-18 10:35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十四五”建成環城綠色游憩環 城市副中心將添國家級植物園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近日在通州區政務網站對外發佈。其中,園林綠化重點項目表顯示,城市副中心將在潞城鎮建設一座國家級植物園,規劃面積達360公頃,大小相當於15個中山公園。

  13座公園串成綠色項鍊

  根據《規劃綱要》,“十四五”時期城市副中心將以提升品質為重點,完善綠色空間格局,建設城鄉公園體系和綠道系統,升級服務設施體系,形成森林擁城、碧翠融城的大尺度綠化風貌,讓居民享受自然,抬眼見綠蔭、側耳聞鳥鳴。

  具體來説,城市副中心將打造森林環抱的綠色空間,建設森林城市,持續完善“一心、一環、兩帶、兩區”的城市綠色空間格局,讓森林擁抱城市。其中的“一環”即由13座公園串聯形成的環城綠色休閒游憩環。

  從空間佈局上看,這個由13座公園組成的綠色游憩環包括東部的通燕公園、潮白河公園、國家級植物園、大運河森林公園,南部的張家灣公園、運河公園、涼水河濕地公園,西部的梨園文化休閒公園、永順城市公園、溫榆河公園以及北部的劉莊公園、東郊森林公園和宋莊公園。

  目前,13處公園已建成宋莊公園、劉莊公園等8處,啟動建設1處,推進實施4處。“十四五”時期,13座公園組成的環城綠色游憩環將逐漸閉合成環,合攏成一串翡翠項鍊環抱城市副中心核心區。

  創建首個平原區國家森林城市

  與此同時,城市副中心將持續提升城市綠心綠化品質,建成萬畝城市綠肺,營造鬱鬱蔥蔥、水映藍天的城市森林景觀。打造東西部生態綠帶和南北生態廊道控制區,全面建設9個鄉鎮景觀生態林,促進城市副中心與周邊區域生態環境的有機銜接。持續開展道路景觀提升工程,實現街區道路100%林蔭化。到“十四五”末,全域森林覆蓋率達到36.5%。

  《規劃綱要》顯示,城市副中心將建設國家級植物園等高水準自然公園,完成雲景公園、梨園文化休閒公園等一批公園建設,實現高品質綜合公園均衡分佈。利用城市邊角地、廢棄地和閒置地等建成一批口袋公園。推動綠色空間與體育、文化等城市功能複合利用,完善現代化便民服務設施配套,建成一批主題文化公園。到“十四五”末,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5%以上,實現居民開窗見綠、出門見園。

  近年來,城市副中心的公園綠地建設進入有史以來投資力度最大、速度最快時期,通過實施新一輪百萬畝造林工程,實現新造林21.6萬畝。目前,通州區已建成東郊森林公園、臺湖萬畝游憩園等萬畝以上郊野公園和森林濕地8處,千畝以上森林組團32個。“十四五”時期,城市副中心將進一步打造水系縱橫的北方水城,創建北京平原地區第一個國家森林城市。

  綠道總長度將達600公里

  串聯精品公園、景觀林地之間的,還有一條條縱橫交錯的風景林蔭路和親水綠道。截至2020年底,城市副中心已建成通懷路、壁富路、六環西輔路等“十一橫九縱”風景林蔭路20條,建設北運河綠道、運潮減河綠道等400余公里,全區已構建起級配合理、均衡分佈的城鄉公園綠地體系。

  “十四五”期間,城市副中心還將建設綠蔭密集、連續貫通的幹線綠道,完善大運河健康綠道系統,建成300公里精品綠道,形成充滿現代活力、展現人文特色的景觀綠道。綠道沿途,設施服務將進一步升級,綠道的體育健身、文化體驗、風景休閒、慢行通勤等功能將得到進一步加強,沿線驛站、標識等配套設施加快建設。到“十四五”末,全域綠道總長度將達到600公里,城市副中心“水韻林海、千年綠城”的美麗生態畫卷正逐漸走入現實。(孫雲柯)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