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綠色、創新、協同、開放成鮮明發展標籤 副中心“十四五”期間城市框架基本成型
城市副中心3月1日舉行新聞發佈會,就城市副中心“十四五”規劃綱要進行了解讀。在會上獲悉,綠色、創新、協同、開放將成為城市副中心未來5年發展的最鮮明標籤。城市副中心的城市框架將在“十四五”期間基本成型。
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通州區委副書記、區長趙磊介紹,“十四五”時期,城市副中心將堅持三個功能定位,即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點、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和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更加突出綠色、創新、協同、開放四個方面的特色,並將其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任務的方方面面。
未來5年,城市副中心將實現“一個成型、一個突破、四個顯著提升”。
“一個成型”即城市框架基本成型。2021年至2025年一年一個節點,有序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打造高水準綜合交通體系,形成與中心城區半小時交通圈;基本建成上蓄、中疏、下排的通州堰系列分洪體系,使城市副中心生態化防洪標準提升到100年一遇;建立安全可靠、綠色低碳的市政能源設施體系,增強城市面對衝擊和風險時的韌性等。
“一個突破”即區域協同發展實現新突破。城市副中心將深化完善協同發展機制,聚焦與北三縣一體化聯動發展,加快建設“軌道上的京津冀”,推進骨幹路網連通,完善創新協同的産業發展體系、共建共用的區域生態體系和服務保障體系,努力成為京津冀交界地區協同發展的典範,推動更大區域的協同發展。
“四個顯著提升”首先是城市承接能力顯著提升。“十四五”期間,行政辦公區二期將全面建成,市級機關將有序遷入城市副中心。運河商務區起步區也將全面建成,承接和新設立總部機構數量預計達到40家以上,財富管理機構突破200家。文化旅游區環球影城二期、北部文旅創新園區將在“十四五”期間啟動建設,形成文旅商産業新高地。張家灣、臺湖、宋莊三個重點特色小鎮創新生態集聚能力將大幅提升。其次是生態文明水準顯著提升。城市副中心將建成北京平原地區首個森林城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6.5%。綠色低碳生産生活方式將大力推廣。第三是綜合經濟實力顯著提升,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速8%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速5%左右,每年保持千億元以上投資強度。第四是民生福祉顯著提升。5年間計劃建設14個家園中心,實施100個城市更新項目,使區域內的公共服務更加優質均衡,城市發展更加安全可靠,現代化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規劃綱要還進一步明確了城市副中心2035年遠景目標。屆時,城市副中心將承接中心城區40萬至50萬常住人口疏解,與河北雄安新區共同建成北京新的“兩翼”,與北三縣實現一體化聯動發展。城市副中心美好藍圖基本實現,初步建成具有綜合承載力、彰顯人文魅力、富有城市活力的國際一流和諧宜居現代化城區,成為新時代城市建設發展的典範。(孫雲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