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啟用首日
9月13日,繼六里橋政務服務中心後的又一個市級綜合性政務服務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正式開廳運作,首批可辦理1722項市級政務服務事項。今後,北京東部居民要辦理市級事項無需再跑遠路,在副中心即可享受到與六里橋政務服務中心“同質同效”的辦事服務體驗。這也是全國首個以智慧自助終端為主的服務大廳,其投用標誌着副中心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的作用更加彰顯。
新的政務大廳有何特色?具體辦理流程又是怎樣?在服務京津冀政務互通方面有哪些亮點?帶您逐一探訪。
主打“自助”
上午8點半,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準時開門,迎來首批辦理業務的公眾。
一走進園區,來辦理業務的市民都不由被清新優美的環境、獨特亮眼的建築吸引住目光。該中心位於通州區新華東街48號原北人集團北京鍛壓機床廠老廠房園區內,由老廠房改建而成,共分上下兩層,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走進綠草茵茵的園區,過去周圍封閉的院墻統統不見,開放式的政務服務中心周身紅磚外墻,透着濃濃的懷舊風。
沿着青色倣古風格的臺階進入大廳,高挑開敞的空間映入眼簾,傳統工業風和現代科技感在大廳內碰撞,50台科技感十足的智慧自助終端在老廠房環境裏隨處可見。“與傳統的政務大廳不同,我們最大的特點是以自助辦理為主。”工作人員趙博介紹,有了前沿技術的支撐,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可以通過自助方式辦理幾乎所有承接事項。考慮到有些市民不習慣自助方式,二樓仍保留了一部分人工窗口,通過雙屏作業系統,工作人員可以全程引導辦事人操作。
開廳第一天,前來辦理業務的市民並不太多,大多是前來諮詢的企業辦事人。梁先生是朝陽區一家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前來諮詢進出口電子鑰匙申領業務。“工作人員詳細給我講解了所需材料和整個流程,服務非常好,我也嘗試了一下智慧作業系統,非常方便。後續我們辦理就可以直接自助操作了。”梁先生説。
科技賦能
工作人員趙博演示了智慧終端辦理政務事項的全流程。
辦事人憑身份證或預約二維碼,就可以“刷”開取號系統分配好的智慧自助終端。與預約系統相連後,智慧終端“秒懂”辦理事項,自動生成電子錶單,比過去的手工填單大大節省時間。設備上還有流程動畫引導和語音提醒功能,辦事群眾通過自助終端上傳資訊時,也不用像以前一樣填寫多份表格交給工作人員,而是把材料放在高拍儀下,對焦、掃描、上傳,資訊錄入即時完成。
工作人員介紹,即便辦事人沒有帶實體證照,也可按下“文件復用”按鈕,通過北京市電子證照數據庫調用已有的電子文件錄入資訊。目前,已有174項電子證照實現該功能,只需經過確認和授權,就可以自動匹配至相應的申請材料中。
在智慧終端的大屏上,還有一個“視頻呼叫”選項。原來,在與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形成“東西呼應”格局的六里橋政務服務中心,有一個20人的專班,專門為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提供支撐服務。辦事人按下視頻呼叫按鈕,就可以遠端連線六里橋專班人員,請求審核剛才遞交的材料,也可與相關委辦局進行三方通話。“結束視頻後,六里橋政務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點擊受理,您的業務就已經辦理完一大半了。”趙博説,接下來如果辦事人有紙質材料需要提交,系統會自動開啟左側的彈窗櫃,辦事人可以將紙質材料依次放入。在二樓的材料資料流轉區,有兩班人馬專門負責資料流轉,他們會憑獨有授權打開彈窗櫃,貼上密封袋和二維碼,將資料流轉到相應的委辦局,以最快的辦理時效推進事項辦理。
“接下來就不需要您操心了,材料流轉的過程十分安全可靠。在整個過程中遇到任何難題,您都可以按一鍵呼叫按鈕,我們的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出現。”趙博介紹。
眼前這臺功能強大的智慧終端,很像一台帶有桌子的電腦,細節設計貼心。桌面上USB插口、耳機插口、呼叫人工服務按鈕、無線充電功能區等都有。智慧螢幕還具有防窺功能,只有坐在大屏正對面的辦事人可以看到螢幕上的資訊,不用擔心隱私被偷窺。
除了大廳裏擺放的這些智慧終端外,還有十幾台機器“藏”進了南側的十幾間封閉式小屋。當辦事人需要辦理保密性事務時,可以刷身份證進入小屋。隨着辦事人進入,小屋透明玻璃會立即“起霧”變成磨砂效果,有效保護辦事人隱私。
個性服務
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是一座24小時不打烊的中心。在大廳東側的24小時自助服務區,設有智慧取件櫃,如果辦事人在網上辦理了業務,又不能在上班時間領取證照,工作人員會將這個證照放到存儲櫃裏面,憑身份證或短信可以自取,就像快遞櫃一樣方便。
在這個24小時自助區,辦事人可通過不同的自助設備,辦理社保、涉稅、公積金等180余項涉查詢列印服務以及駕照自助體檢等服務。值得一提的是,眾多設備中,北京、天津、河北的政務服務便民自助終端並排擺放在一起,方便市民自助辦理京津冀業務。
“在二樓我們還專門開設了‘跨域通辦’服務專區,在通州區級事項實現京津冀‘跨省通辦’的基礎上,將推動更多市級事項實現京津冀‘跨省通辦’,讓企業群眾異地辦事內容更加豐富。”通州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陽波介紹。
除了常規政務服務外,該中心也設置了很多個性化服務。在一層的多功能會商室裏,一個重點工程的排污許可審批正線上上進行,環保部門人員正指導企業人員修改不規範的設計圖。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管理局副局長陳新説,這是他們新開創的“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服務模式。如果遇到較為複雜的審批事項,企業可以在這間會商室中與涉及到的審批部門進行視頻互動,通過高效率溝通,達到加快審批的效果。
二層的全息智慧展示中心也頗具特色,四週的墻壁上近十塊大螢幕360度呈現立體環繞效果,最大螢幕上的全息膜緩緩升起後,即刻變身舞臺空間。城市副中心的重點企業可以通過預約方式,在這裡免費舉辦産品發佈會、論壇、展覽、視頻會議等。
空間正中,是一棵炫酷的“生命之樹”,這原是老廠房一處不可拆除的承重柱,別出心裁的設計師為它安上四面大螢幕,變身一棵“樹”,寓意“城市副中心生機勃發”,也成了全息智慧展示中心的點睛之筆。
“這個空間可以提供政策宣傳、論壇交流、遠端直播、新品發佈、招商推介、科普展覽等多個功能場景,為企業、群眾進一步拓寬服務渠道,豐富服務內容,創新應用場景,讓辦事人切實感受到智慧政務帶來的良好體驗。”陽波介紹。
歷史記憶
高科技的設備,現代化的流程,如果不是抬頭可見的牛腿柱、魚腹梁,很難想像過去這裡是一家鍛壓機床廠。
2020年9月,按照北京城市總規和副中心控規對存量工業用地轉型升級的具體要求,北投集團與京城機電開始聯手通過城市更新的路子對老廠房進行改造。保存較完整的老廠房怎麼辦?按照“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和有機更新的理念,經規劃論證,確定對廠區南側廠房改造升級。
“老舊廠房煥發新顏,既打造工業廠房盤活利用的示範標桿,也為副中心乃至全市存量國有用地盤活利用、填補副中心老城區公共服務短板提供成功範例。”北投集團副總經理蘭慧賓説。
改造後建成的副中心政務服務區,一方面確保政務部門“拎包辦公”,另一方面為市民提供一個既有智慧生態又不失時光記憶的休憩場所,助力公共服務、生活配套、基礎設施及綠化美化持續提升。
下一步,北投集團將結合副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及南大街周邊片區規劃實際,充分考慮老城空間特點、設施集中與分散佈局等情況,着力把園區打造成為以政務服務為主導,家園服務功能為輔,集合文化、科創産業為一體的綜合園區。通過園區內政務服務中心的建設、文創産業的發展和家園中心功能的落實,帶動周邊區域發展。(陳施君)
【服務小貼士】
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首批可承接辦理1722項市級政務服務事項,具體服務事項可通過“首都之窗”市網上政務服務大廳查詢,凡辦理地點標注為“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的市級事項均可在此辦理。
隨着下一步實現與通州區政務服務中心合署運作,今後將有1738項區級政務服務事項可在此一併辦理。
目前,市民如辦理區級事項,仍需到通州區永順鎮濱惠北二街5號的通州區政務服務中心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