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金秋大會戰”全面打響

日期:2020-08-25 10:21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年底前新開工76項工程,竣工105項工程 衝刺120天!副中心“金秋大會戰”全面打響

  一轉眼,2020年的時間刻度還剩下4個多月。面對這段“黃金建設期”,城市副中心8月24日召開了重點工程建設推進動員大會,發起了向年度目標衝刺的120天大會戰。全市各相關部門、各建設單位,將開足馬力,以時不我待的奮鬥精神,交出副中心高品質發展的精彩答卷。

即將竣工的城市綠心森林公園。

副中心發起大會戰,全力保障105項重點工程在年底前竣工。圖為即將竣工的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武亦彬攝)

副中心重大工程“通州堰”施工現場,工人們頭頂烈日趕進度。

副中心重大工程“通州堰”施工現場,工人們頭頂烈日趕進度。(唐建攝)

環球影城周邊,京哈高速增設立交節點工程已初具規模。

環球影城周邊,京哈高速增設立交節點工程已初具規模。(常鳴攝)

  105個重大項目擬年底竣工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建設進度造成了相當程度的影響。全市各部門齊心協力保障復工復産,各項目在恢復進場後埋頭猛追進度,不敢耽誤一天時間。

  “和疫情賽跑,副中心建設跑出了加速度。”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王承軍介紹,2020年1月至7月,副中心努力克服疫情影響,不斷創新體制機制,紮實推進工程建設,完成固定資産投資509.2億元,同比增長5.6%,完成建安投資270.8億元,同比增長0.3%,雙雙保持正增長並在全市處於領先位置。

  上半年的成績來之不易,下半年的任務更加艱巨。2020年年初確定了城市副中心包括通州區所屬重點投資項目共388項,其中在施的續建項目223項,新建165項。目前,新建項目89項已開工,還有76項將在年底前陸續開工;全年擬竣工的129個項目,有105個項目仍在加緊施工。

  時不我待。8月24日的建設推進動員大會,匯集了全市所有涉及副中心重點工程建設的政府部門,還有主要建設單位、重點工程施工單位的負責人。全市將用接下來的4個月時間,發起一場建設大會戰。

  據悉,2020年年底前,副中心擬開工的76項重點項目包括通州區張家灣公園建設工程(三期)、玉橋小學改擴建工程、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配套建設(一期)項目10千伏外電源、北京二中通州校區改擴建工程、路縣故城遺址保護展示工程、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通州院區、北京第一實驗學校工程等等。

  擬在年底前竣工的105個項目,有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廣渠路東延、宋莊蓄滯洪區二期、溫榆河綜合治理工程等等。北京城市副中心宏偉的建設框架將進一步拉開。

  政策微創新加快審批進度

  建設大會戰要取得顯著成效,離不開工作機制的創新。

  為加快推進重點項目手續辦理,推動工程開工落地和建設進度,結合副中心建設實際,副中心黨工委管委會近期陸續出臺了《關於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重點工程開工建設優化招標前置條件的若干措施》《關於促進城市副中心建設項目前期手續辦理的若干措施》《關於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投資落地的若干措施》和《關於加強副中心重點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做好施工保障的通知》等四方面副中心工作措施。

  這四方面措施圍繞立項手續、項目招標、規劃前期、施工保障內容,結合工程建設行政審批改革,以及本市推進重點工程建設多年的經驗做法,進行了程式優化,提出了先行先試的具體辦法。

  “這些措施都是針對在審批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堵點問題制定的。相關政府部門各自向前一步,通過優化審批步驟和環節,讓項目開工落地審批程式做到無縫銜接。”副中心黨工委一名負責人表示。例如副中心建設項目前期手續辦理方面,通過提高“多規合一”協同平臺運作效率,將發改、人防、園林、住建及交通等各部門會商時限由15個工作日壓縮至7個工作日,從而大幅度提高辦理效率。

  在項目施工方面,副中心在全市率先試點重點工程“達標免檢”制度。即施工項目自查“達標”後,由施工單位做出環境保護承諾,然後提出申請,由行業主管、生態環境、城市管理、屬地政府等四部門對工地進行“聯合驗收”。但凡通過驗收的工地,90天內各相關執法部門不再進入現場實地檢查,從而最大限度減少對正常施工活動的影響。

  截至目前,已有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二期啟動區地塊、城市副中心圖書館、首都博物館東館等15個項目實現了“達標免檢”。

  施工進度節點精確到天

  工期緊,任務重。在動員會上發現,幾乎每項重點工程都已經拿出了精細到某一天的施工“進度表、路線圖”,並且不少項目的施工進度條下半年明顯加快。

  重點工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一期正在建設中。原計劃北區學生宿舍一期工程主體結構封頂時間是9月底,現在提前到8月底。原計劃9月份開工的社會與人口學院樓工程提前到8月底前開工,年底前確保完成土方工程和基坑支護施工。原計劃11月底開工的西區學部樓一期工程提前到10月底前開工,年底前完成土方工程和基坑支護施工70%以上。原計劃12月底開工的北區學生宿舍二期及食堂工程提前到11月底前開工,年底前完成土方工程和基坑支護施工20%以上。

  東六環入地改造工程,計劃在10月中旬進場施工;年底前要實現進地5%、完成施工5%的目標。盾構機11月30日運輸到場,開始為期兩個月的組裝,要於2021年1月30日前,比原計劃提前1個月具備始發條件。

  備受市民關注的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將在2021年春天對市民開放。2020年9月底前要基本完成游藝設備安裝,11月底前內裝、外裝及室外工程施工要完成收尾,完成關鍵單體機電各系統調試,啟動現場驗收;12月份游藝設備安裝基本完成,園區一期建設基本完工。

  公園的市政配套工程,2020年底前要完成總計20公里綜合管廊土建結構施工,滿足開園條件。文化旅游區周邊22條道路完成施工或主路通車。南水北調水廠與環球項目管線連接完成,達到供水條件。綜合管廊內天然氣管線建設完成,實現北京環球影城項目天然氣供應。文化旅游區範圍內2020年百萬畝造林任務中高大喬木基本種植完成。

  環球影城周邊配套交通工程——通馬路、環球影城北兩個樞紐10月下旬要完成土地上市,明確建設主體。文旅區西區公交中心站提前1個月,到9月10日開工,年底前要完成土方工程,開始基礎底板施工;施園公交首末站已於7月開工,較原計劃提前3個月,年底前建築結構主體完工。

  臺馬板塊助力副中心高品質發展

  副中心的建設離不開全市各部門、各區的傾力支援。120天的建設大會戰,各政府部門、各相關單位也是主角。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城市副中心為鄰。通州臺湖、馬駒橋地區(又稱“臺馬板塊”)與經濟開發區將實現一體化發展。在動員大會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沈永剛表示,推動臺馬板塊高品質發展是市委市政府圍繞承接國家戰略産業項目、服務支撐城市副中心建設發展所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我們必須舉全區之力,堅決擔起推動臺馬板塊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責任,全力以赴打贏項目攻堅戰。”

  沈永剛介紹,臺馬地區“十四五”經濟發展規劃正加緊編制,將優先啟動馬駒橋智造基地、馬駒橋鎮區、光機電地區等6個區域控規和市政、交通2個專項規劃。在土地一級開發方面,馬駒橋智造基地1800畝區域已完成徵地審批前的所有工作。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圍繞亦莊新城新擴區域計劃實施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重點項目,目前已初步編制了2021-2023年的三年行動計劃,待市政府批准後一次性納入市發展改革委重大項目儲備庫,其中涉及臺馬地區重大項目37項,估算總投資約65億元。

  2020年年內計劃實現辛四路的道路開工建設,同步實施道路市政管網建設,保障3300畝區域重大項目能源需求;11月底前完成三條通往馬駒橋智造基地、鎮區、物流園的供水主管道工程建設,具備通水條件,年內實現智造基地220KV柴務變電站開工建設。

  在産業項目方面,目前積體電路雙“1+1”項目等7個項目已簽約落地,佔地67萬平方米。此外,還將佈局積體電路裝備和材料産業園,已落地華海清科等7個項目,預計累計吸引投資112億元,佔地面積約36萬平方米,達産後可形成年産值約180億元。下一步將繼續推動重大産業項目落地,加快形成特色産業集群。(王海燕)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