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通勤擺渡到文旅專線 T116路公交車6年曆經7次調整 一條公交線路的“進化”過程

日期:2025-08-25 09:14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土橋公交場站。

土橋公交場站。北京公交集團客五分公司供圖

副中心通學公交。

副中心通學公交。

T116路串聯起副中心五大熱門打卡點位,圖為城市綠心森林公園。

T116路串聯起副中心五大熱門打卡點位,圖為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郭建華 攝

  2025年暑期,北京城市副中心的T116路公交車,節假日日均承載游客將近2000人次。為何這麼火?線路裏藏着答案——T116路串聯起環球影城、副中心三大文化設施、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大運河森林公園、路縣故城遺址博物館五大熱門打卡點位,沿途還有5個站點可與地鐵7號線、八通線、6號線實現換乘。

  鮮為人知的是,T116路自2019年年底開通以來,歷經7次調整,才成了現在的“文旅專線”。梳理這幾年T116路的變化,這條線路和副中心重大文旅項目的建設節奏實現了“同頻共振”。

  2016年5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部署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自此,中國歷史版圖上前所未有的一座新城,在大運河畔孕育生長。那年夏天,劉正曄入職北京公交集團。9年來,他一直參與副中心公交線路優化工作,現任北京公交集團客五分公司區域智慧調度中心主任。

  2019年年底開通初期,T116路首末站分別設在地鐵土橋站、地鐵潞城站,主要功能是連接地鐵八通線與6號線,線路總長約11公里。那時候,環球影城、綠心公園還在建設中。這條線路主要服務於區域通勤和地鐵接駁需求,乘客基本是上班族。

  2020年秋天,乘着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開園的“東風”,T116路迎來首次調整——在這座“城市綠肺”裏一次性增加了多個站點。綠心公園規劃面積達11.2平方公里,比3個頤和園還大,裏面不僅有森林、水系、兒童游樂設施,還有步道、騎行道。站點密一些,可以方便游客體驗綠心的“N種打開方式”。

  此後,T116路調整了幾次發車時刻表,進一步延長運營時間。2021年秋天,亞洲第三座、全球第五座環球影城主題樂園在副中心文化旅游區盛大開園。幾乎與環球影城開園試運作同步,T116路增設環球度假區站。乘客下了站臺,乘電梯上二樓就到了城市大道入口。

  這次調整,T116路除了增設環球度假區站,還串聯起通州梨園鎮的多個大型社區,線路總長度增至約24公里。“方便了游客,也方便了周邊居民。”劉正曄説,環球影城裏的城市大道是免費游覽區域,這次調整後,很多周邊居民吃過晚飯,喜歡坐著公交車去城市大道遛彎。

  2024年6月,北京大運河博物館的“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與金沙”展覽異常火爆,154萬人次參觀者讓這座被譽為“運河之舟”的博物館頻頻登上“熱搜”。展覽進行期間,T116路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北京城市圖書館、北京藝術中心周邊增設多個站點,方便游客接駁地鐵線路。當時,有相當一部分游客,是下了地鐵換乘公交走進“三星堆世界”的。

  隨着2025年6月路縣故城遺址博物館開放,T116路也把線路延長到了博物館周邊。“下車能看見博物館入口,真方便!”游客周先生説,對於第一次來副中心的游客來説,這趟公交車太友好了。

  親歷者説

一條公交線路的“進化”過程

  T116路駕駛員張偉:方向盤上看家鄉巨變

  我叫張偉,是土生土長的通州人,今年47歲,現在是北京公交集團客五分公司T116路的一名駕駛員。不知不覺間,我已坐上公交駕駛席10年,開過通州地界上的10多條線路。

  “自打成了副中心,通州變化太大了!”每次聽到鄰居們、乘客們這樣説,我都會心一笑。是啊,擋風玻璃前的風景,真是日新月異!

  開上公交車之前,我是旅游大巴的司機。為何轉行?説實在的,最開始圖的是公交司機這職業穩定。真沒想到,隨着通州升級為城市副中心,我會在公交駕駛席上見證家鄉巨變。

  2015年,我剛握上公交車方向盤的時候,通州百姓常去的公園,主要是西海子公園和大運河森林公園。綠心公園那片生機盎然的綠色海洋,當時還是東方化工廠舊址,數不清的高聳煙囪;路縣故城深埋地下的歷史,尚未被考古專家喚醒;至於環球影城,那更是沒想過能建到咱家門口。

  這些年,T116路公交線不斷優化調整,我作為司機,對副中心文旅活力的感受相當直接。還記得綠心公園開園初期,我第一次把T116路開上綠心路,目之所及皆是蒼翠,心中不由讚嘆:誰能想到,這兒原來是化工廠?當時,成群的鳥在綠心上空盤旋,那場面美極了。

  花石匠小區有對老夫婦,這幾年成了T116路的常客。這條線路上的綠心公園、大運河森林公園、路縣故城遺址博物館,都是他們常去遛彎的地方。

  有一次,幾位外國游客從環球度假區上車,用不太熟練的中文問我怎麼去大運河博物館。將他們安全送達目的地後,我不由得感慨:咱通州,真是越來越有國際范兒了!

  手記

  為交通賦能 讓風景可達

  T116路公交車的變化,不僅是線路的簡單調整,更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文旅發展的生動縮影。它緊密貼合着副中心重大文旅項目的建設步伐,從最初的區域通勤,到如今串聯起副中心五大熱門打卡地,華麗轉身為“文旅專線”,充分彰顯了城市規劃與公共服務的協同共進。

  每一次改線,都是對市民和游客出行需求的精準回應,極大提升了居民與游客的出行便利,讓更多人能輕鬆抵達心儀的文旅景點。同時,這也反映出副中心在文旅産業佈局上的前瞻性與靈活性,通過不斷優化交通網路,挖掘整合文旅資源,全力打造全域全季全時大文旅發展格局。

  T116路的成功經驗,為其他城市在推動文旅産業發展、提升公共服務水準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鑒,啟示我們要以動態眼光適應城市發展,實現交通與文旅的深度融合。

  城市發展並非宏圖巨構的獨舞,而是無數細微之處的精心編織。T116路如一條靈動的線,縫合起通勤與休閒、本地與外來、交通動脈與文化地標。它載着都市的呼吸前行,讓發展成果在公交停靠的瞬間抵達人心。

  相關新聞

  副中心通學公交線路全市最多

  走進北京公交集團客五分公司區域智慧調度中心,大螢幕映入眼簾,區域內公交行駛位置、車內外畫面以及剩餘電量等運營情況,都能做到實時監測。

  2022年6月,北京公交集團承接“通”字頭公交。為了讓城市副中心居民享受更優質便捷的公交服務,第二年,公交集團客五分公司區域智慧調度中心全面投入使用,副中心公交調度由此進入“智慧時代”。

  北京公交集團客五分公司區域智慧調度中心主任劉正曄介紹,2024年2月,通學公交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鋪開運營,截至目前,副中心內通學公交線路合計63條,涉及24所學校,日均可滿足2800名學生的上學需求。不論是通學公交線路、涉及學校數量還是服務學生人數,副中心都是全市第一。

  相比於常規公交車型,通學公交在車身結構和動力等方面並沒有顯著變化,最大的不同在於內飾部分——全部採用學生專座,每個座位上都有安全帶,還增加了低處扶桿、軟墊擋板。劉正曄表示,為了確保學生安全,每一位通學公交駕駛員都是經過精心挑選且經驗豐富、責任心強、反應快的駕駛員,每輛車上還會安排一名乘務員,隨時應對突發狀況。

  除了通學公交,副中心近年來還開通了不少通醫公交。2024年10月,備受關注的安貞醫院通州院區開診,客五分公司為了方便百姓就醫,優化調整了3條常規線路、新開3條通醫專線。其中,通醫12路把安貞醫院通州院區和友誼醫院通州院區串聯起來,通醫15路方便大家換乘地鐵6號線。

  優化線路的同時,副中心的公交車也變得越來越綠色。2018年開始,副中心公交車陸續更換為新能源車,截至目前,以純電、油電增程、氣電增程為動力方式的新能源公交車總數已經突破1000輛。此外,副中心範圍內超過900處公交站站牌、站桿等設施也已完成更新更換。(陳強)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