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區喬莊北街小區改造見聞——精準祛痛點 細處見溫暖

日期:2025-04-28 09:52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居民在感受外窗隔音效果。

居民在感受外窗隔音效果。(陳強 攝

  樓齡近30年的通州區喬莊北街小區,正在進行改造。走進小區北側的居民協調服務中心,馬上注意到了“錦旗墻”。工作人員説:“短短3個月,居民們已經送來20多面錦旗。每一位施工樓棟長都有收穫。”

  這一幕,與2024年年底到通州水仙園、雲景裏小區採訪時的場景非常相似。那兩個小區的改造過程中,居民們總共給項目部送了176面錦旗。

  這麼“眾口難調”的工作,如何能獲得廣大居民認可?通州區重大項目協調服務中心主任趙明表示,老舊小區改造,細節之處見溫暖。

  關注需求

  建材展示區讓改造效果更直觀

  喬莊北街小區居民協調服務中心裏,“錦旗墻”旁邊就是建材展示區,方便居民直觀了解小區改造時使用的管道、閥門、瓷磚……

  最中央的方盒子,安裝着一扇窗戶,下邊一行大字——外窗隔音效果體驗區。

  打開這扇窗,工作人員輕輕點擊操作臺上的按鈕,方盒子裏的喇叭傳出動感音樂,讓人仿佛來到了嘈雜酒吧。監測數值顯示,此時的聲音強度已達到90分貝。關上這扇窗戶,再看看數值,方盒子內部還是90分貝,盒子外已經降低到40分貝左右,可以正常進行採訪交談。

  “入戶調查走訪、收集意見時我們發現,居民們不僅關注外墻保溫、屋面防水、室內上下水改造等內容,還特別關注窗戶的隔音效果。”中建二局喬莊北街小區改造項目經理唐華説,外窗隔音效果體驗區可以讓居民們直觀感受改造效果。

  提升工藝

  新換的瓷磚連花紋都對齊了

  和水仙園、雲景裏小區一樣,喬莊北街小區改造過程中,通州區重大項目協調服務中心和中建二局,也遴選了8位懂業務、善溝通、會協調、能落實的施工樓棟長。他們不僅是施工方溝通業主的橋梁,更是隨時隨地解答老百姓疑問的技術顧問。

  杜歡是喬莊北街小區改造項目的一名施工樓棟長。“之前幹工程,跟甲方、監理、工人打交道多,這還是頭一次直接面對居民。”杜歡説,上崗之前,他特意找了好幾位水仙園、雲景裏的施工樓棟長“取經”,“總結起來,就是細心、用心、耐心。”不久前北京遭遇極端大風天氣,那幾天他就住在喬莊北街小區項目部,夜裏把手機放在枕頭邊,隨時準備接聽居民訴求。

  “小杜幹得不錯!好多地方比我想得還周到呢。”居民劉素萍住一層,上下水改造中,因為要更換主管道、拆掉馬桶和櫥櫃,她家是整個單元工程量最大的,小杜帶着工人忙了5天,最後還&&把櫥櫃上松動的臺面粘好。

  更讓居民們滿意的是中建二局的施工工藝。拿衛生間説,工程完工恢復原狀時,杜歡和工人根據室內裝修風格,給劉素萍推了一款帶雲朵圖案的瓷磚,貼磚的時候,不僅瓷磚之間做了美縫,就連磚上的花紋都對齊了。

  貼心改造

  挪移一道小門解除多個難題

  自打啟動改造,中建二局團隊就成了喬莊北街小區的“大管家”——有吊車施工作業,居民進出需要繞行,他們負責指揮;有居民對工期不了解,他們到府解釋;有居民覺得單元門前路燈不夠亮,他們馬上加裝燈帶……一來二去,居民有啥想法,都願意找施工樓棟長聊聊。

  居民協調服務中心與居民李英家中間矮墻上的那道小門,也是中建二局&&改造的。“我和老伴兒住一樓,他幾年前動過大手術,我睡眠也不好。過去小門就在我家窗戶旁邊,晚上路過的人大聲咳嗽一聲,都能把我驚醒……”李英説,藉&老舊小區改造的機會,中建二局把這小門往北挪了20多米,“別看工程量不大,效果很好。我現在晚上睡得可香了。”

  “改動這道門,一舉兩得。”項目部品質總監呂延平説,小區樓梯改造、換窗戶時,外立面要搭上腳手架,吊車也會頻繁作業,過去那道門緊挨着居民樓,確實有安全隱患。經常走這道小門的居民,也對這項改造挺滿意,“過去穿過小門,得留神一層的窗戶護欄,就怕磕着腦袋。改到現在這位置,進出都順溜多了。”

  手記

  “人情味”的更新讓眾口不再難調

  一面面錦旗,體現着民心工程的溫度。從聚焦居民需求佈置建材展示區到瓷磚花紋對齊的匠心細節,從施工樓棟長的全天候服務到挪動小門的改造智慧,老舊小區煥新的過程中,各項工作都在實踐印證:唯有將“居民需求”作為城市更新的第一尺規,方能在“眾口難調”中凝聚最大公約數。

  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千頭萬緒,但破題之鑰始終在於精準對接民生痛點。在喬莊北街小區,這些看似“超綱”、實則暖心的老舊小區改造舉措,堪稱“政府配菜”轉向“居民點單”的生動實踐。初來乍到的8位施工樓棟長,更是用“移動辦公桌”成功打破溝通壁壘,讓專業力量與民生需求無縫對接。

  真正的民心工程不在於改造面積多大、投資金額多高,而在於能否在移門改窗的細節裏讀懂民意,在瓷磚美縫的考究中傳遞溫度。這種帶着“人情味”的更新,恰恰是副中心生機勃發的動人注腳。(陳強)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