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花園式街區咋建?副中心在梨園打樣兒 1個示範街區和10條城市畫廊將於明年亮相
城市畫廊群芳中一街東段設計效果圖。
當前,首都花園城市開啟了全面建設階段。作為重點區域的城市副中心,2024年將在梨園鎮啟動建設1個花園城市示範街區,沿玉帶河西街、九棵樹西路等建設10條城市畫廊,另外在小中河橋等5處橋區實施1500米橋體綠化,預計2025年相繼完成。
從森林城市到花園城市
近十年來,通過大範圍植綠補綠增綠,城市副中心“兩帶、一環、一心”綠色空間格局已基本形成,轄區森林覆蓋率達33.7%。2022年,副中心成為北京平原地區首個“國家森林城市”。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臺湖萬畝游憩園等一批新建公園給市民提供了休閒的好去處。
“森林城市建設強調要夯實大生態體系,花園城市則是要提高整個城市的宜居度,打通綠色空間和人居村業之間的最後500米。”通州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高琼介紹。
近期發佈的《北京花園城市專項規劃(2023年—2035年)》特別將副中心作為重點地區進行規劃,提出要強化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組團緊湊發展的城市空間佈局,統籌大尺度綠色生態本底與新區建設,在新區建設中着力探索一系列新場景、新技術、新模式,實現“林水相依、綠帶延綿、翠廊縱橫、森林入城”的花園城市願景。
具體到2024年,通州區園林部門將在梨園鎮建設1個花園城市示範街區,項目位於雲景東路街區兩側綠化帶,總長約500米,將提升1萬餘平方米的城市花園景觀。同時,建設10條城市畫廊,分別為玉帶河西街、玉帶河東街、北苑南路、梨園北街、北楊洼路、臨河裏路、九棵樹西路、群芳中一街、群芳中二街、群芳中三街;並在小中河橋、芙蓉東路橋、耿莊橋、丁各莊橋、潞河中學鐵道橋等實施共計1500米橋體綠化。
示範街區引入梨花創意元素
副中心首個花園式街區怎麼個建法?高琼介紹,園林部門將花園式街區細分為花園式街道、無界公園、花園式街區單元三大類型、八大類別的花園場景,通過增綠添彩、空間融合、主題標識、共用共建等方式,增加不同場景的色彩層次、綠化形式等。項目將遵循“微介入、針灸式”的改造原則,以保留為主、改造提升為輔,改變雲景東路過去設施陳舊、植被單一等問題,實現“百姓走出家門就像是在自己家裏的花園一樣”的期望,打造副中心首個花園城市街區層面的先行示範樣板。
例如在梨園中學段的街區優化方案中,以“梨樹”為核心打造階梯花園、能量驛站、梨花溪月三個城市空間,構築“老幼友好型”共用空間。針對其中外露的電箱、生硬的圍墻等進行格柵美化、軟景美化,在綠帶補植地被與花喬,同時增加休憩空間、更新健身設施,營造“一樹梨花一溪月”的主題景觀,實現行者有路、坐者有椅、憩者有蔭、賞者有景。
在花園式街區周邊,副中心還選取了10條道路建設首批城市畫廊,營造具有城市彩色生態景觀效果的線性畫廊空間。每條路在各自特色基礎上,將啟動針灸式個性化改造。例如,玉帶河東西街提升將突出文化主題,增綠提質,營造慢行街區、文化客廳、炫彩生活的街區新活力。
“道路綠化不僅是城市脈絡、交通綠廊,也是老百姓的生活場所和歷史文化發展演化的重要舞臺。針對建築風貌雜亂、公共空間無序等問題,我們着力從綠化角度解決,形成統一的城市風貌、有節奏的景觀變化和植物特色組團。”高琼表示。
居民親手營建身邊微花園
花園城市建設,承載的更多是百姓的期待。作為花園城市建設的一部分,前不久,副中心營建微花園活動在紫荊雅園社區啟動。聽説社區籌建微花園,居民們參與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有的親手栽種,有的出錢買設備,還有的直接把畫板搬到了花園旁,原本設計60平方米的花園一再擴建,到現在足有150多平方米。“自己的花園自己建,感覺就是不一樣。用勞動美化家園,社區更漂亮了,鄰里間的話題也變多了。”居民彭女士説。
接下來,通州區還將推進兩條綠道建設,包括副中心“環城之潞”綠道項目和運潮減河—潮白河綠道配套設施建設工程,建設五河交匯處、召裏橋兩座棧道,補充減河綠道沿線基礎照明。到2025年底,通州區將實現全域主要河流沿線的綠道全線貫通,通州區特色濱水綠道骨架基本形成。
此外,圍繞六環山水畫廊等城市景觀廊建設,通州區當前正在開展宋莊文化創意公園、六環高線公園等項目。未來將計劃開展通州古延芳淀濕地功能提升、郊野公園環森林步道通州段、北運河郊野公園一期等項目,通過一系列造林工程、綠化工程,在六環沿線打造生機勃勃的城市景觀廊。(孫雲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