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四五”開展數字孿生城市應用試點 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
在3月1日城市副中心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市經濟信息化局副局長顧瑾栩就城市副中心“十四五”規劃綱要進行了解讀。他介紹,“十四五”時期,城市副中心將以建設世界智慧城市典範為目標,打造數字孿生城市,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提升市民獲得感。
所謂數字孿生,就是在設備或系統“物理實體”基礎上,創造一個數字版的“虛擬模型”,好比在平行的數字世界,有一個和物理世界一樣的“雙胞胎兄弟”。不過,數字孿生體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會根據客觀實體的變化而相應動態調整。
具體到城市副中心,數字孿生城市就是選取地區範圍內的重要城市部件,對它們進行三維立體建模,在虛擬世界中複製城市副中心全貌,這樣通過手機或平板電腦,就能夠清楚看到城市副中心的立體空間資訊,實現城市副中心線上線下一張立體圖顯示,並且能夠實時更新。
顧瑾栩表示,“十四五”時期,城市副中心將加快打造數字孿生城市運作底座,融合基礎地理、建築資訊等數據開展三維城市建模,並開展數字孿生城市應用試點。在這個過程中,城市副中心“雙千兆”城市建設將不斷提速,實現5G全域連續覆蓋,家庭千兆接入能力和商務樓宇萬兆接入能力全覆蓋。城市副中心將在市政交通、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等領域統籌布設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的感知設備,打造百萬級城市治理“神經元”,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的泛在感知網路,建設智慧桿塔,實現多種設備和感測器“一桿多感”綜合承載。
市經濟信息化局將協助編制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規劃,支援城市副中心聚焦發展智慧城市衍生産業,探索由政府部門提供産業應用場景,企業通過“揭榜挂帥”“毛遂自薦”等機制供給解決方案,打造燈塔標桿項目,借助城市副中心城市建設打磨一批底層技術,待成熟後複製到全市全國,培育一批深植北京、服務全國的智慧城市創新企業。
此外,城市副中心還將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大力推進電子證照、電子印章等支撐體系的建設和應用,進一步加大部門間數據共用,促進政務服務減流程、減材料,提高政務服務效率,實現政務服務全線上、高頻服務“一次都不用跑”。(孫雲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