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家種樹三十年 滿眼荒山變綠海
一走進王靜家位於門頭溝區妙峰山鎮炭廠村的小院,就能看到大大小小的鏟子和鐵鎬整整齊齊一溜兒碼放在墻邊,王靜笑稱這些都是家裏的“傳家寶”。他們一家人用這些工具在荒山上種樹,一種就是30年。
1984年,王靜的公公李德普響應國家“防塵固沙,還北京一片藍天”的號召,與政府簽訂合約,承包了炭廠村附近的1300多畝荒山,成為了家庭裏的第一代種樹人。32年過去了,老人種下的側柏、油松、楊樹、柳樹等10多個品種、30多萬棵樹苗,陸續在山嶺間扎了根。
由於貢獻突出,李德普老人多次受到門頭溝區政府和市政府的嘉獎。這份榮譽的背後是一家人鮮為人知的艱辛與堅守。
王靜在採訪中告訴筆者,剛和丈夫結婚的時候,公婆身體還不錯,二老一門心思撲在種樹上,説一天看不到這片林子,就睡不着覺,所以在山上經常一住就是大半年。山上沒有其他居民,沒水沒電,只有靠人力去山下挑水,晚上也只能用煤油燈,和外界唯一的聯繫就是一台收音機。王靜和丈夫每週靠肩挑手扛往山上送一趟食物和修剪樹木的工具。
10年前,公婆上年紀身體不好,樹實在種不動了。上山護林的任務很自然的落在了王靜這一輩身上,他們成為了家裏的第二代種樹人。
春天育苗、夏天澆水、秋天整地、冬天防火……為了這片綠林,王靜和丈夫一年到頭地忙碌着。
“剛開始我也並不理解為什麼要這麼辛苦,後來慢慢融入了這個家庭,融入了種樹這份事業,我漸漸感到責任的重大。現在,這片林子也像我的孩子一樣,已經長在了我的心裏。”王靜説,這麼多年堅持下來,種樹護林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雖然還沒有收到過任何金錢方面的收益,每年雇工人挖樹坑還要自掏腰包花錢,但是一家人願意為首都為國家守護住這片林子。
由於在山下有正式工作,王靜和丈夫只能每週驅車往返於門頭溝城區與山裏,雷打不動地步行20多公里上山巡視、修剪樹木,手上修枯枝子留下劃痕總是舊的沒去就又添了新的。
如今,經過一家兩代種樹人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造綠、守綠、護綠,昔日1300畝荒山已經完全披上了綠裝。隨着樹木越長越壯,王靜家裏參與植綠護綠的成員在不斷壯大。這兩年開春的時候,炭廠村的村民們經常會看到王靜一家十幾口人背着工具上山補植樹木的場景。
讓王靜感到欣喜的是,家裏的孩子們在家庭環境的耳濡目染下都積極用自己的行動傳承着這份綠色精神,節假日會主動要求一起上山和家長們一起護林,平日裏,孩子們也十分注重環保。
“前人植樹後人乘涼,我們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豪感,雖然樹木維護很花費時間、精力,但是我們一家人會把這份事業繼續下去,直到合約到期,將一份綠色成績交給國家。”王靜説。(賈彥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