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夏,我國遭遇一場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澇災害。影片《驚濤駭浪》以長江民垸潰決、長江九江決堤和荊江決戰歷史最大洪峰等真實事件為結構主幹,重點描畫了一個集團軍在抗洪中的主要經歷。作品以人物浮雕群的形式,藝術地再現了一段中國軍民戰勝特大自然災難的雄奇歷史。
隨着國家政策、經濟、文化、意識形態的變化,中國的主旋律電影在堅持弘揚國家主流價值觀和反映人民美好生活為基本的前提下,適應市場和迎合受眾需求,逐漸拓寬自身道路,將愛國主義教育等主流意識形態融入於商業電影,形成了如今的中國電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類電影,且輻射影響了更大範圍的受眾。影片《驚濤駭浪》就是拍攝於此中國電影轉型時期的主旋律影片。
一、影片藝術表現形式豐富
影片開場,烏雲密布,電閃雷鳴,湍急的洪水,配以雄壯的交響樂,烘托的是百轉千回、震撼人心的深沉氛圍。交代了整個影片是在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傳遞出了沉重的壓抑感,直接將我帶入到影片情境中去。這是養育我們的河流,但也會成為打破我們安靜生活的洪水猛獸。
由於拍攝影片時洪水已褪去,為了儘量還原當時的場景,許多鏡頭都運用了電腦特效來展現洪水的凶險,比如大洪水追逐受災的群眾,房倒屋塌,牲口田地被淹,大堤決口等。這些特技的使用為影片視覺效果加分不少。這也是中國主旋律電影在藝術表現手法上的一次突破,並一舉斬獲了第一次設置最佳特技獎的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影片大量使用全景空鏡頭和遠景展現黨群萬眾一心的抗洪精神,烘托出緊張中卻充滿力量的氣氛。例如,開篇全軍訓話的大全景,表現我軍官兵參與抗洪搶險人數之多,也通過這樣的場景側面表達了此次洪澇災害的嚴重性。但是鏡頭忽然拉近,士兵們臉和肩膀包紮的紗布上浸透的血漬、破洞的軍鞋和破舊不堪的軍服展現了抗洪的艱苦。九江決堤後,戰士們夜裏打着火把抗洪搶險,搬運石頭,大家很是疲憊,特寫鏡頭給到戰士們的臉上還有傷痕纍纍、沾滿鮮血還來不及包紮的手十分吃力地搬運石頭。決口堵住後,九江群眾為紅軍團送別,兩位抗美援朝的老兵看到一雙雙連酒杯都端不住的沾滿血的手,這樣的鏡頭全景、近景和特寫間的轉換替代敘事,瞬間宣泄出我內心本已無限崇敬和感動的情緒。
影片運用隱喻蒙太奇的手法使林為群和魏長勝的犧牲充滿了回味作品的情節和意境,增加了藝術感染力。林為群因為在抗洪中勞累過度,耗盡了自己的最後一絲力氣。在鏡頭上,一隻青蛙輕輕地蹦上他的手臂。他似乎感覺到了什麼,毫無氣力地睜開眼睛,望著這個可愛的小生靈,最後他帶着對這個世界的無限留戀閉上了他那年輕的雙眼。這動與靜、生與死構成的畫面讓我傷心疾首。
汽車兵魏長勝在運輸沙子的途中看見河堤上出現了管涌,而江邊還有一個大大的旋渦。他馬上讓他的戰友去報告連長,見情勢緊急,自己隻身下水去把洞堵住,可卻被吸在江底,壯烈犧牲。隨後運用黃昏時候,鳥兒歸巢的空鏡頭轉場,讓人無限悲傷,詩意地烘托了孤寂的情感意境。
二、影片人物設置巧妙,敘事突破
影片重點展現了8個人物,他們有抗洪荊江總指揮、紅軍軍長張子明和其兒子紅軍團四連連長張成文、軍長張子明的愛將紅軍團團長周尚武、以及他的岳父荊江抗洪副總指揮、總工程師韓盛元和他的愛人韓梅。億萬富翁林同生的獨生子林為群和樸實憨厚的汽車兵魏長勝和他的盲奶奶。不同軍銜的軍人,以及軍屬和軍嫂,展現了軍民魚水情、親情、愛情等情感。多角度,多層次的人物的設置和構成都是立足於現實的創作結構上做了一定的延伸,他們所反映的是在那個夏天經歷這場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澇災害的特定人群的縮影。在主旋律電影中加入細膩刻畫展現多種情感的表達,這也是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主旋律電影在創作觀念上打破了以往的僵化模式,轉型為通過這些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點滴塑造其形象,這樣的強強組合既迎合了當時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方向,又弘揚了主流價值觀、謳歌了人性。使觀眾能更好的多角度的融入劇情,産生共鳴。
三、主旨寓意深入,弘揚抗洪精神
影片《驚濤駭浪》通過幾位典型人物的塑造描繪出98年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抗洪精神。不管是黨員還是群眾,不管身在何位置,從事何具體工作,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用盡全力發揮自己的光和熱。大江南北的人民群眾自發行動起來,黨員幹部衝鋒在前,責任擔當,人民子弟兵堅守前線,保護人民財産安全。群像展現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的抗洪精神。全國上下,肩並肩,手挽手,在中國共産黨的帶領下,全國築起一道鋼鐵長堤。這也是偉大的抗洪精神。
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偉大的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産黨的精神之源,而抗洪精神是其內核之一。雖然98年已離我們越來越遠,但抗洪精神並沒有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消逝。作為當代青年人,生逢盛世。可能我平庸,但是我願意和千萬平凡青年人共同搭成民族的脊梁。“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七一”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中國青年提出三個“不負”的要求。我要以此為目標,在工作中,繼承和發揚偉大的抗洪精神,面對困難,要攻堅克難,發揮能打硬戰、打勝仗的拼搏精神;主動擔當,務實踐行,吃苦受累的奉獻精神;一切命令服從指揮,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堅守職責,提高效率,練就本領。在新的道路上,新的征程上,保持清醒頭腦,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道路上繼續趕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