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正全力構建首都新質生産力融合發展示範區。8月28日上午,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主題發佈會上獲悉,2024年上半年,朝陽“兩區”新增外資入庫項目、落地外資項目均居全市首位;八大商業體2024年將完成更新改造。
全面推進“商務+科技”雙輪驅動
“我們把堅持高品質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全面推進‘商務+科技’雙輪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商、宜學、宜游的‘五宜’朝陽。”朝陽區委副書記、區長吳小傑介紹。
朝陽區正在全力構建首都新質生産力融合發展示範區,系統構建以産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數字安全為核心的“3+X”産業創新體系,着重發揮網際網路3.0、産業網際網路、數字安全、數字醫療産業的主導作用。目前,全區現有、在建、規劃的各細分領域特色産業園區和平臺41個,在人工智慧、數字安全企業均已實現産業鏈全覆蓋。
朝陽區委常委、副區長舒畢磊介紹,科技對朝陽區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支撐作用已相當明顯,2024年上半年,資訊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和工業三個行業GDP佔比達28%,較2023年增加3.5個百分點。
在創新生態方面,朝陽區高標準建設國際創業投資集聚區和國際科技組織總部集聚區,加快大模型行業應用,依託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打造具備全棧國産化服務能力的“AI工廠”。在空間佈局方面,加快提升中關村朝陽園北區環境品質和産業承載能力,緊抓北部科技創新發展帶、東部北京理工大學朝陽科技園、南部與北工大共同推進的山河灣谷創新區建設,增強中關村網際網路3.0産業園、數字産業創新中心等園區平臺輻射效應。
形成71個改革創新實踐案例
朝陽素有“涉外第一區”的美譽。作為首都對外交往窗口區和國際化資源最集中的區域,近年來,朝陽區充分發揮“兩區”政策疊加優勢,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吳小傑介紹,朝陽區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累計形成71個改革創新實踐案例,其中11個在全國推廣、5個在全市推廣。2024年上半年,“兩區”新增外資入庫項目、落地外資項目均居全市首位,近三年貨物進出口總額佔全市40%以上、新設外資企業數量全市第一。
北京CBD歷經20餘年發展,吸引力指數排名躍居全球第七、亞洲第二、始終保持全國第一,2024年又當選全球商務區創新聯合會輪值主席機構。2023年,CBD功能區稅收約1300億元,以全市千分之五的面積創造了8.5%的稅收,其中,中心區每平方公里更是創造了近90億元稅收。
同時,朝陽區全力打通外國人來華堵點,以小切口改革為探索,實現區內三級醫院、直屬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重點商業綜合體、文旅場所外卡POS機全覆蓋,藍色港灣成為全國首個入境消費友好型商圈。
新增近40萬平方米商業空間
朝陽是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主承載區,持續開展商圈建設、環境優化和服務保障。2024年1至7月,全區實現社零總額1858億元,規模居全市首位。
朝陽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趙海東介紹,2024年,朝陽區支援八大商業體更新改造,累計釋放近40萬平方米商業空間,北辰薈、合憬薈、THE BOX B等商場順利開業。
通過政策引領,消費結構持續優化。朝陽區大力拉動汽車消費,累計發放三輪共計5000萬元汽車消費券,預計撬動銷售額超30億元。2024年新能源汽車零售額達116億元、增長66%。
一場場文旅商活動讓朝陽活力滿滿。2024年,茶香文化節、溫榆千燈會、國際精釀啤酒節陸續上演,全市首條文旅公交專線在朝陽開通,全面激發“水岸經濟”“假日經濟”“演藝經濟”“夜間經濟”活力。2024年10月,第二屆朝陽國際燈光節將與市民游客見面,屆時,璀璨燈光點亮奧林匹克中心區、亮馬河沿線和朝陽公園等地,展現一個生態、時尚、開放的朝陽。(朱松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