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3
一身正氣豪情壯,兩袖清風意志昂。許磊,十渡鎮紀委書記,在7月29日至8月1日的暴雨洪災面前毫不畏懼、衝鋒在前。7月31日,在連續的強降雨天氣下,位於拒馬河畔的十渡鎮家園變澤國,房屋、道路大量損毀,道路中斷、通訊中斷,淪為“孤島”。在大災大難面前,許磊不等不靠,積極發揚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投身防汛搶險救災工作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紀檢監察幹部的使命擔當。
一個都不能少 保障所有村民安全轉移
“如果您走不了,我就背您下山,一定把您送到安全的地方,這裡實在太危險了。”
7月30日下午,位於深山區的十渡已經連續下了兩天的雨,山區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隨時可能發生。許磊在督導檢查防汛工作時,得知十渡鎮臥龍村一個險戶的兩位老人始終不願轉移,立即冒雨趕到老人家中。
經過溝通,許磊明白了兩位老人因為身體不適、腿腳不便,擔心轉移路途存在危險,所以不願意轉移。這就有了上面的對話。經過耐心解釋,許磊堅定有力的話終於打開了兩位老人的心鎖,老人安心地跟隨工作人員前往安置點。
之後,許磊又馬不停蹄的趕往下一個村,逐村逐戶查看險村險戶轉移安置情況。
徒步山路輾轉 搭建起安全與健康的橋梁
“我們這有一位高燒40度的孩子。”“我們村有尿毒症老人急需透析。”洶湧的洪災導致山區道路嚴重損毀,十渡鎮除鐵路線外所有對外交通全部中斷。
面對各村彙報上來的急重病患情況,許磊擔負起了轉移危重病人、打通生命通道的重任。考慮到病人情況和艱難路況,他立即向鎮黨委報告,緊急聯繫了救援直升機轉移急重病患。當直升機抵達十渡小學上空時,他激動萬分,心想老人孩子終於有救了。但很快他發現飛機遲遲沒有降落,在天上不停繞圈,許磊原本激動的心變得緊張起來。原來因為惡劣的天氣,直升機不具備降落條件,這條路走不通了。事不宜遲,許磊立馬聯繫臨時指揮部,但衛星電話信號不好,去往指揮部的路上又無法行車,他緊趕慢趕地跑步趕往指揮部。途中不僅有90度的斜坡,還有塌方,但是許磊擔心老人孩子的病情,一刻都不敢耽誤,飛機不行,還有鐵路,病人得趕快轉移。大概30分鐘後,許磊到達了臨時指揮部,溝通好鐵路工程檢修車,他又跑回十渡小學,護送病人向火車站轉移。
從對接醫療到接送病人,從聯絡直升機到溝通鐵路,歷時7個多小時,許磊成功完成了十渡鎮危重病患的全員轉運、及時救醫工作,為洪水圍困中的群眾搭建起了安全與健康的橋梁。
督導重建家園 保障受災群基本生活物資
隨着洪水退去,按照區紀委部署要求,許磊迅速將工作重心調整到災後重建,切實履行監督專責,督促相關職能部門認真履職盡責,保障災後重建工作順利進行。
每次物資到達配送點後,許磊都第一個衝鋒向前,卸物資、分配物資、裝載物資……親力親為,不知疲倦。大家都勸他“許書記要保重身體,很多工作還要靠您組織協調”,許磊不假思索回復到:“這個時候沒有領導,大家都是十渡人,都要為保障十渡父老鄉親們的生活盡一份力。”説完又立刻上前搬起一箱礦泉水往進村的車上送。許磊明確要求包村幹部嚴格物資管理,建立發放臺賬,讓每一份救災物資都用於保障受災群眾生活,確保父老鄉親們吃上熱乎飯、喝上乾淨水,平安度汛,早日重返家園。
作為一名“年輕”的基層鄉鎮紀委書記,許磊從2022年9月份來到十渡鎮後,一直忠於職守、兢兢業業,在此次特大暴雨災害中,他始終衝鋒在第一線,戰鬥在最險處,無懼艱險、不畏生死,危難時刻出現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他緊緊牢記紀委書記的職責,堅持激勵與監督並行,厚愛與嚴管並重,不捨晝夜地奮戰在搶險救災一線,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紀檢幹部的使命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