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災難面前,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與溫馨舒適揮手告別,背起行囊,逆流而上,不顧個人安危,毅然決然地走向心中的“牽掛”。史家營鄉金雞臺村黨委副書記董阿男和他的夥伴們就是這樣一群人……
面對暴雨洪災,毅然踏上返鄉之路
暴雨來臨時,董阿男正在良鄉辦事。他看著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憂心忡忡,不停地通過電話與村幹部聯繫,了解情況,分析形勢,研究部署防汛救災工作……。7月31日下午,他徹底與村裏失去了聯繫,望著傾瀉的暴雨,心急如焚。得知山區全面斷水斷電斷路斷通訊,立即與在良鄉的戴宏霞等4個同村村民商議,大家一拍即合,決定回村看一看。他們知道進山的道路、橋梁已被洪水沖毀,此時回村肯定有危險,但想到萬一有房屋沖毀,有村民受困或傷亡,儘早一刻回去能提供些幫助。如果不回去,萬一有傷亡,會後悔一輩子。下定決心,馬上行動,大家分頭準備防滑鞋、麵包、飲用水等工具、用品,決定先開車前往,能走到哪算哪,車不能通行了,就徒步前往。
心中牽掛父老鄉親,一路艱險不放棄
8月1日,他們沿着108國道謹慎行駛,走到磁家務再也無法通行,不得不原路返回。五個人仔細研究返鄉路線,決定從良鄉繞道北車營再到賈峪口。第二天清晨,他們再次出發,行進中遇有塌方斷路,就下車仔細察看,確認安全再開車通過,就這樣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管面對多大的風險,心中對父老鄉親的牽掛,讓他們從沒有産生放棄的念頭,一路艱險、一路前行。當到達賈峪口,車再也無法通行,距金雞臺村還有18公里的路程,他們背起背包,踏進半腿高的淤泥、趟急流、翻山梁、走小路、攀鐵網……歷經8個小時終於到達村委會。看到全村只是部分房屋受損,村民無一傷亡,5個人一直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了,都欣慰地説:“人平安就好,有人就有家,房子沒了可以再蓋,只要人沒有事比啥都強!”
逆流勇進,架起與外界通聯“橋梁”
道路沖毀通訊中斷,處於山嶺包圍中的金雞臺村,雨後雲迷霧鎖,成為與外界失聯的“孤島”。為儘快與外界取得聯繫,把村裏的情況傳遞出去,8月3日,經過短暫休整,董阿男帶領4人再次爬山涉水前往鄉政府報信,把金雞臺村和一路上看到的各村受災情況彙報給鄉領導,也為救援隊帶去第一手圖像資料。在鄉政府,他們借用衛星電話,第一時間向山外的村民家屬報平安,讓焦急而無助的親友們放心、安心。董阿男一行人以一種原始方式,架起村裏與外界通聯的“橋梁”,村民們都紛紛稱讚:“好樣的!辛苦了!你們是咱全村的驕傲。”有個村民在村委會大門口貼了一張感謝信,表達對他們心繫村民、逆流勇進之舉的感激之情。
這五位勇士是:董阿男、戴宏霞、崔浩、劉永剛、於燦。面對災難,他們慨然逆行勇擔當,以實際行動激發起全村上下戰勝洪災、重建家園的信心與決心。目前,洪水已退去,在村黨委的領導下,廣大村民正緊張有序地投入到搶修村內道路、飲水、清淤、消殺等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