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 你什麼都不要説 我可能回不去了……”

日期:2023-08-17 09:12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他,協助攔停K396

  贠鵬

  北京西工務段雁翅線路車間副工長

贠鵬認真檢查豐沙線線路、隧道等設備狀態,確保汛期行車安全。

贠鵬認真檢查豐沙線線路、隧道等設備狀態,確保汛期行車安全。(李響 攝

  8月4日,K396次列車滯留旅客全部安全轉移的第二天,面容憔悴、雙眼佈滿血絲的北京西工務段雁翅線路車間副工長贠鵬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工區,沉沉地坐在椅子上。剛剛過去的那段驚心動魄的時光,讓2023年31歲的他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列車抓緊回撤,確保安全!”

  7月30日16時15分,歷經3輪線路檢查後,贠鵬發現豐沙線一處路基出現塌陷,車間隨即組織全體職工搶險。

  7月31日早上,經過15個小時不眠不休的努力,水害處理完畢。還沒緩過神來,9時許,贠鵬又發現豐沙線3號橋下水量過大,湍急的河水瘋狂拍打着大橋橋墩。而此時,由烏海西開往北京豐臺站的K396次列車眼看就要抵達3號橋了。

  情急之下,贠鵬迅速聯繫落坡嶺站行車室,攥着手機大聲喊:“列車抓緊回撤,確保安全,快撤回去!”

  險情通報及時,K396次列車順利回退。但7號隧道方向的塌方又接踵而來,贠鵬等人不顧生命危險抓緊清理水害,短時間內,洶湧的水勢漲到胸口,身後的泥石也從山上滾滾落下。

  絕望中,贠鵬拿起手機撥通了視頻電話:“媳婦,你什麼都不要説,我可能回不去了,記住這些人的名字,高佳奇、王冬偉、張淵、宋衛強、雷志平、藏樂、孫海亮、楊康、李泓言、王曉龍,如果我真的帶着這些孩子犧牲在這裡,你一定要將這些名字傳出去!”説罷便挂斷電話。幸運的是,在一位老班長的引導下,眾人發現了一條未被落石阻擋的小路,這才平安脫險。

  連續奮戰近兩天,剛回到工區的贠鵬還沒來得及休息,電台又“熱鬧”起來。原來,返回落坡嶺站的K396次列車因汛情嚴峻,需要緊急轉移旅客至安全地帶。“大家跟着‘黃工服’走,蹚水的時候排成縱隊,相互扶着腰,身體稍微半蹲些……”在轉移旅客的過程中,身為黨員的贠鵬始終走在最前方。最終,贠鵬所在工區“超額”接收了300余名受困旅客。

  “大家把自己的宿舍全部騰出來,把所有物資也提供給旅客!”在贠鵬的指揮下,職工們立即打開宿舍門,並把自己貯備的食品、藥品、日用品全都給了旅客,甚至將大家在小菜園裏種的蔬菜都一股腦摘下來,為旅客充饑。夜幕降臨,旅客們在房間內沉沉睡去。贠鵬和同事們則在走廊、私家車或工程車內歇腳。

  旅客滯留在落坡嶺期間,最讓贠鵬焦急的就是要迅速清理被山體落石掩埋的線路。他帶着11名工友,多次到受損嚴重的豐沙線7號隧道附近進行搶修。沒有大型機械,他們就用手挖、用鐵锨鏟,冒着風雨不停地清理線路上的山石和淤泥。

  “我們當時只想著一件事——即使現在火車開不過去,也得先給旅客刨出一條徒步轉移的通道。”贠鵬説。

  “他舉起兩面旗子引導我們着陸”

  “在落坡嶺準備空降時,院子條件複雜,有籃球架、晾衣繩、樹木等障礙,突然我們發現,地面上有位很專業的同志,他舉起兩面旗子,引導我們着陸。”回憶起為落坡嶺站K396次列車受困旅客運輸救援物資的情況,北京市公安局警務航空總隊飛行大隊的崔國棟對這一場景印象最深。

  這位“很專業的同志”正是贠鵬。那是8月1日下午,市公安局警務航空總隊飛行大隊派出的直升機攜帶食品、生活用品等救援物資,到達落坡嶺站上空準備空降。

  “快看,直升機,我們有救了。”受困旅客歡呼起來。然而,直升機一直在空中盤旋。此時,地面的院子裏,與救援武警戰士一同蹲在地上的贠鵬,憑藉着自己過往的經歷,判斷出直升機正在找尋降落位點。

  贠鵬立即掏出自己工具包裏的紅色、黃色信號旗,快速選取院子中間適合直升機降落的一處開闊地,確認避開電線等障礙物後,雙臂揮舞旗幟,向天空發出信號。

  直升機又盤旋了一圈後,發現了贠鵬的信號,迅速由盤旋變成了懸停。贠鵬根據曾經學到的飛行旗語,一遍遍向直升機發佈“降落”的信號,並根據飛行降落行程,發佈橫向調整信號。

  降落時,直升機風力巨大,風壓將贠鵬的手臂壓得越來越沉,他便趴在地上,用足全身力氣緊緊抓住信號旗,努力克服大風阻力,繼續打出信號。在贠鵬的引導下,直升機緩緩降落,院子裏的大家不住歡呼鼓掌,甚至連螺旋槳巨大的轟鳴聲和風聲都沒能蓋住歡呼聲。

  “領路的任務就交給你了!”

  8月2日,好消息傳來,當天晚上,武警官兵將以“一帶一”的方式領着K396次列車旅客突圍,之後再統一乘坐臨時旅客列車返回北京豐臺站。

  不顧連日奮戰的疲憊,贠鵬等人主動請纓前往社區、工區和車站引導旅客。夜色漸濃,即將迎來的徒步撤離讓一些旅客再度陷入到不安和焦慮的情緒中,人群也變得嘈雜起來。

  看到這種情況,贠鵬立馬向前來支援的部隊領導彙報説:“首長您好,我是這裡的工長,我很熟悉這裡的地形,我來帶隊吧!”聽聞此言,部隊參謀長拍了拍贠鵬的肩膀説:“好!領路的任務就交給你了!”

  一路上細心領路,贠鵬最終帶領官兵和旅客平安抵達目的地。臨別前,旅客們向贠鵬揮手告別,還有人跑過來擁抱、握手,向“黃工服”們表達感激與謝意。與他們分別後,贠鵬等人繼續投入到緊張忙碌的線路搶修中。

  直到此時,贠鵬和同事們才想起看看彼此現在的模樣:幾乎幾日幾夜的不眠不休加上空腹作業,令他們的臉龐迅速消瘦,身上長滿了痱子、濕疹和水泡……

  有人問贠鵬,這一切值得嗎?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值得!如果一切重來,我依然會衝向最前線,因為我是中共黨員、中國鐵路人!”(孫宏陽 董策 鄭宏健 李響)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