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特大暴雨襲擊,使北京多地引發洪澇和地質災害。災情發生後,北京各區紛紛響應,伸出援助之手,支援救災一線,幫助受災地區加速恢復生産生活秩序。
東城區
東城區第一時間召開調度會,派出多支救援力量馳援房山、門頭溝、昌平開展搶險救援工作。
8月1日,東城區環衛中心緊急抽調人員和車輛支援門頭溝區抗洪救災,抽調30名職工和15輛環衛專項作業車,組成赴門頭溝區抗洪救災突擊隊。
8月2日5時,5台水車、1台雪滾車、12名隊員陸續趕赴現場馳援,後備人員全天備勤,依搶險需要隨時投入。
8月2日凌晨,東城區消防救援支隊支援房山的10名舟艇駕駛員已開展救援工作。消防員們操縱救援舟艇,躲避着洪水中一棵棵行道樹、電線桿和各種漂浮物,幫助被困群眾分批轉移到安全地帶。
8月2日9時,由區應急辦牽頭,區城市管理委、區環衛中心、區國動辦、東城區消防救援支隊共集結140餘人,分別攜帶水車、大型疏通車、移動泵車、手抬泵、消防車等50余臺車輛、設備支援房山、門頭溝和昌平受災地區。
8月2日下午14時,東城區市政工程二所的8人支援隊伍集結完畢,支援隊伍由2名經驗豐富的在職老職工和6名作業工人組成。隨隊前往的有1輛皮卡和1輛貨車,裝載水泵、發電機等救援設備,雨衣、雨鞋、救生衣、救生圈等應急裝備以及人員餐食等。目前馳援隊已前往房山區青龍湖鎮豆各莊村進行支援。
西城區
8月1日,西城區緊急調派薊城山水、環雅麗都和鑫宣市政等企業組織專業作業人員、專業車輛、大型器械,半小時集結完畢,分批次火速馳援門頭溝區開展道路清淤清障等救援工作。
8月2日凌晨4時30分,西城區消防救援支隊出動40餘人,攜帶水域救援裝備徒步60公里挺進門頭溝區的韭園村、東石古岩村、東馬各莊、西馬各莊、橋耳澗村、南崗村、東落坡村、西落坡村等十多個村落開展救援。
8月3日中午,西城區“紅墻先鋒”救援小分隊迅速成立馳援兄弟區,30名基層幹部集結,趕往門頭溝區龍泉鎮琉璃渠村搶險救災。
8月4日,區發展改革委聯合區商務局緊急調配救災物資資源,籌集了包括藥品、食品、衣服、防蚊用品在內的受災群眾及一線搶險救災工作人員最迫切需要的物資,並於下午4點送達門頭溝。
朝陽區
朝陽區委組織部聞“汛”而動、迅速響應,統籌調度幹部資源,從10個街鄉選派了50名幹部組建成10個支援小分隊,對口幫扶房山區救災重建。
接到馳援任務後,50名幹部先後來到房山區受災嚴重點位。三里屯街道的5名幹部到達現場後,分別下沉到了指揮部以及防汛、農業、數據統計等不同的工作組。
馳援的幹部每天都會負責不同的工作內容,走訪問需、入戶排查、統計數據……哪有需要,就到哪去。風雨同舟,團結一心,目前,朝陽支援幹部還在積極地投身於救災工作中。經過幾天的努力,截至8月7日11時,朝陽區支援隊共抽排水230540立方米,房山區居民的生活正在有序恢復。
朝陽各企業積極捐款捐物馳援災區,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截至8月6日下午,朝陽區29家企業直接向房山、門頭溝、涿州等受災地區捐款389萬元,通過中華慈善總會、北京市慈善協會、華彬文華基金會等社會組織捐款4968.6萬元,共計5357.6萬元。
海淀區
8月3日,海淀區51位青年幹部緊急集結,前往門頭溝區參與救災相關工作。
因山洪的影響,8月3日中午,丁家灘村村民劉穎和其他村民一起,來到妙峰山鎮小白樓臨時安置點,海淀區紀委區監委的彭厚堅、彭蘊豪、紀高昂等人在該點位進行救援,負責人員轉移登記和幫助群眾搬運物資。
8月4日上午11時左右,小組接到妙峰山鎮通知,有一位下水甸村的村民因自身疾病原因行動不便,需要幫忙轉移到村民家中,得到消息,翠微集團的王群、李暢、李海明3人立即出發,護送村民及其家人從民族學校臨時安置點到下水甸村村民家中。
豐台區
豐台區統一戰線積極調動各方資源,紛紛發起愛心捐贈,對接災區有關部門解決物資短缺困難。
據統計,豐台區統一戰線捐款捐物共計300余萬元,幫助災民解決物資短缺問題,與受災群眾共渡難關。
大家紛紛表示,汛情就是命令,險情就是戰情,向災區奉獻愛心、伸出援助之手,希望能幫助災區人民戰勝災難,重建家園。
通州區
8月2日1時09分,通州區消防救援支隊接到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調派命令,對房山區進行增援。
接到增援命令後,通州區消防救援支隊水域專業救援隊20名專業隊員,3輛執勤消防車25人攜帶專業救援工具,迅速集結,緊急出動,連夜出發奔赴房山區,於8月2日4時38分抵達房山區受困地區進行增援。
通州區消防救援支隊增援力量到達任務區後,消防救援人員首先對現場水域進行偵查,隨後根據水情情況綜合研判分析,制定救援方案,指定專人觀察水流情況。
隨後,按照任務分工,迅速組裝舟艇,穿戴好個人防護裝備,帶好水域救援裝備,對汛情嚴重地區沿路涉水疏散轉移被困人員。
從8月2日凌晨至8月3日19時40分,通州消防救援人員駕駛橡皮艇往返出動110余船次,累計轉移被困群眾1090人。
石景山區
7月31日,石景山區消防救援支隊支援門頭溝開展救援工作。
7月31日1:45,一位位於大峪南路小區的80歲老人被泥石流埋壓無法動彈,八大處消防站立即前往救援。經過2個小時緊急救助,成功救出被泥石流埋壓的老人並利用多功能擔架將老人轉移至安全地帶。
8月2日下午,石景山區紅十字藍天救援隊再次啟程趕往房山。在岳琉路琉璃河水泥廠,有多名群眾被積水圍困,積水準均深度50~70釐米。救援隊派出兩艘衝鋒艇,先後進入水域轉移群眾,共計帶出10名被困群眾。
大興區
8月1日10時,大興區消防救援支隊增援力量深入到門頭溝區妙峰山鎮開展搜救任務。11時25分,在隴駕莊村西河灘接到藍天救援隊協助的請求。經了解,現場村裏一種植戶,有8人被困在村外田地集裝箱簡易房頂,需進行涉水救援。
消防救援人員第一時間組織力量開展營救,由4名消防救援人員組成先遣小組,對現場情況進行勘查,並架設救援繩索。
救援人員攜帶救生衣深入到人員被困地點,對被困群眾進行安撫的同時,全力開展救援轉移工作。12時51分,8名受困群眾被成功轉移到安全地點。
處置完畢後,消防救援人員又趕赴處於失聯狀態的其他區域進行搜索被困人員。15時13分,增援力量途經水峪嘴村時,與正在此進行疏散被困群眾的門頭溝三家店消防救援站會合,增援力量分成兩個小組協助共同開展救援工作,成功幫助38名群眾轉移至安全地帶。
密雲區
面對兩區嚴重的搶險救災形勢,密雲區委區政府高度關注,緊抓強降雨窗口期,迅速開展行動,緊急調撥急需的飲用水2.4萬箱,馳援房山和門頭溝受災群眾和一線救災人員。
8月3日上午,10輛滿載着關心與祝福的大貨車整裝出發,分赴房山和門頭溝,一箱箱愛心水,一份份溫暖情,一車車新希望,承載着密雲區53萬人民的問候和心意。在克服道路交通等諸多不利影響後,分別載有1.2萬箱飲用水的貨車順利送抵兩區受災一線,及時緩解當前面臨的飲水緊缺難題。
平谷區
平谷區應急志願服務支隊緊急調派平谷信息化保障隊(平谷鴻鑫救援大隊)、平谷藍天救援隊,23名骨幹人員攜帶衝鋒舟、無人機等應急救援裝備第一時間趕赴門頭溝區和房山區進行馳援。
平谷區信息化保障隊(平谷鴻鑫救援大隊)利用無人機高空偵察進村道路、洪水災害面積、房屋受損和人員被困情況,為馳援部隊、搶險隊伍及地方政府提供有力數據支撐,共累計出動無人機14架次,安全飛行時長420分鐘。
平谷區藍天救援隊歷經18余小時成功轉運受災險村被困村民13人,轉運生活保障物資和食品共計4000余件,打撈河道內車輛15輛。
懷柔區
8月3日,北京消防救援總隊抽調懷柔支隊、平谷支隊、昌平支隊。110名消防救援人員組成突擊隊,分成多個搜救組,涉水徒步,進入昌平區斷水、斷網、斷路的5個險村,對被困群眾進行救援及輸送物資給養。
8月3日當天,在昌平戰區韓臺村片區,搜救組成功將發電機送至菩薩鹿村,對3名急需血液透析病人進行救助;完成韓臺村68名村民轉運,其中包括5名病人。
搜救組在前往北照臺片區途中,遇到3名村民,經詢問得知北照臺村急需飲用水等物資,搜救組立刻派出“急行軍”小組,將部分物資緊急送到村內!目前,已安全護送村內66人轉運。
夜間,搜救組對這5個險村再次進行全面搜救,對行動不便人員、重症人員進行擔架轉運。除留守村幹部外,全部村民已完成轉運。截至8月3日,共計轉運村民134人。
順義區
8月2日,順義區緊急調派順義自來水公司、燕京啤酒等企業組織專業作業人員、專業車輛、大型器械,在區應急局協調調度下,分批次火速馳援房山區,進行應急支援。
14時,順義自來水公司兩輛滿載生活用水的供水車到達房山區吳店西裏社區。居民們也已拿着各種盛水的器皿和裝備在小區內指定區域排起了隊。順義自來水公司工作人員立即調試車輛、鋪設水帶,組織居民有序接水。
截至8月5日22時42分,順義自來水公司已為房山區吳店西裏、九洲溪雅苑兩個社區2800余戶的6000余名居民提供應急用水,共計40余噸。此外,順義區還調集80台(套)抽水泵運往房山重點受災地區,助力當地快速有序展開排水作業。
延慶區
延慶區消防救援支隊接市消防救援總隊命令後,調派八達嶺消防救援站、舊縣消防救援站前往門頭溝區開展增援救援任務。消防站到達現場後立即展開實施救援,截至目前共轉移營救被困群眾100餘人。
除了各區的行動,北京藍天救援隊、北京人防浩天志願者救援隊、北京市軍紅救援隊等社會組織救援力量同樣參與到了防汛救災當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讓我們同舟共濟,共渡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