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天氣再來,哪些人群應該注意?個人又該如何做好健康防護?這份科學防護指南請查收!
雨天防病,四類人注意
皮膚病患者——防止真菌感染
陰雨天適合真菌繁殖,如果皮膚沾到雨水,不論雨水是否乾淨都要及時擦拭掉,有條件時要儘快用乾淨的清水沖洗皮膚。
冠心病患者——防止缺氧
應減少戶外活動,在醫生指導下吸氧。有心臟病史的患者及時補充水分,在睡前半小時、半夜醒來及清晨起床後喝些溫水。
哮喘病患者——防過敏原
雷雨前後儘量減少戶外活動,下雨時適當開門窗讓自然風和雨水帶走過敏原。雨後如出現太陽暴曬、溫度升高,出門應戴口罩防過敏。
腸胃病患者——注意飲食
雷雨天氣溫會下降快,平時脾胃不好的人要避免受涼,更要注意飲水飲食衛生。
科學防病 管好這幾處
預防重點在管好“兩口、一皮、一手”,一定要加強自我保護和個人衛生。
兩口
一是入口關,注意飲水衛生和食物衛生。不喝生水,儘量喝礦泉水,對臨時的飲用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等,一定要進行消毒。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開,食具須清潔並消毒後使用,進食前要洗手;不吃腐敗變質或被洪水浸泡過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水産品。
二是出口關,加強糞便、垃圾管理。不要隨地大小便,糞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區域,避免排泄物污染水源和環境。政府部門在臨時安置點附近也要做到無害化處置措施到位。
一皮
一是爛襠、濕疹和水浸漬皮膚病及時治療;二是檢測鉤端螺旋體病,必要時,做好疫苗應急接種;三是血吸蟲病等預防,下水前要塗抹防護油。
一手
手衛生在任何情況下都尤為關鍵。不用手,尤其是臟手揉眼睛或抓食乾淨的飯菜。各人的毛巾與臉盆應單用,如果不得不與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病人共用臉盆,則應讓健康人先用,病人後用,用完以肥皂將臉盆洗凈,並常用消毒劑浸泡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