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建項目
近日,隨着更名後的白浮泉公園開園,昌平區23個水毀修復工程已全部完工。目前,全區已修復水庫6座、水毀河道229.8公里,打通高崖口溝瓦窯段、北沙河起點段等防洪堵點,南雁路、高芹路、水南路等13公里道路完工,為安全度汛奠定了堅實基礎。
昌平新城濱河森林公園在2023年特大暴雨洪澇災害中受損嚴重,歷經近一年恢復重建,已完成公園115.28萬平方米綠化和17.5萬平方米鋪裝工程修復,並對功能品質進行了全面升級優化,更名為白浮泉公園後已於6月8日開園。
白浮泉公園的開園,標誌着昌平區2024年汛前需建成的23個項目已全部完工。2023年“23·7”特大暴雨洪澇災害發生後,昌平區第一時間成立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專班,系統梳理水務、交通、電力、通信等水毀基礎設施恢復重建需求,編制實施災後恢復重建方案,推動各項目加速開工建設。
目前,該區已修復水庫6座、水毀河道229.8公里、供水管線29.88公里、排水管線19.8公里,水利及供排水設施基本達到災前功能和標準。南雁路、高芹路、水南路等13公里市管道路、111.6公里鄉村公路和11.3萬平方米街坊路已完工,路網通達能力顯著提升。修復更換通信基站122座、電纜303公里、農村清潔取暖設備1597個,修繕重建447戶受損房屋,修繕完成84所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機構房屋,居民住房和公共服務設施功能全部恢復。
圍繞“一年基本恢復、三年全面提升、長遠高品質發展”目標,2024年,昌平區將繼續實施南雁路(昌平南口至高崖口)、高芹路(昌平段)、西峰山和鑽子嶺水庫等一批項目,建成後將全面提升昌平區防洪減災和城市排澇能力,有效增強城市安全韌性。
圖為南雁路等13公里道路已修復完工。(孫雲柯 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