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聲與吳文祺結婚紀念日雙雙入黨 “責任感讓我們選擇了不那麼安逸的路”

日期:2021-04-06 10:3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金聲與吳文祺結婚紀念日雙雙入黨 “責任感讓我們選擇了不那麼安逸的路”
  • 金聲與吳文祺結婚紀念日雙雙入黨 “責任感讓我們選擇了不那麼安逸的路”

  原標題:金聲與吳文祺結婚紀念日雙雙入黨 “責任感讓我們選擇了不那麼安逸的路”

寄語

  我們當年的結婚證上印着的那行字依舊記憶猶新:“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産黨!”

  今年是建黨百年,也是我們的金婚,我們見證了國家日新月異的變化,衷心祝願祖國繁榮富強!

——金聲、吳文祺

金聲與吳文祺結婚紀念日雙雙入黨 “責任感讓我們選擇了不那麼安逸的路”

  “成心設計也沒有這麼巧的!1985年3月7日,我們倆同一天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産黨,拿到通知我們倆就樂啦,正好是結婚紀念日!”豐台區培智學校首任校長吳文祺説,那一天圓了她20年的夢想。

  “一直嚮往加入光榮的中國共産黨,也一直以一名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吳文祺回憶説,1965年她鄭重地遞交了第一份入黨申請書,可是在政審環節因為父母的成分問題,被卡住了。

  失落是難免的,把對黨的渴望放在心裏,吳文祺堅守一名教師的職責,教書育人。時間一晃而過,來到了1984年,吳文祺已經走上了學校教導主任的崗位,一次和同事聊天讓她重燃起了夢想。吳文祺鄭重地遞交了一份時隔19年的思想彙報。

  吳文祺的老伴兒金聲也是教育系統工作者,一直在豐台區少年宮工作,後來一個人“單槍匹馬”被派到東高地籌建科技館,成為豐台區東高地青少年科技館首任館長。

  “一個人一個包兒,包裏裝着公章、文件,我到哪兒,科技館就在哪兒!”金聲説,剛到東高地的時候,連辦公桌都沒有,他就拼命地搞各種活動。辦夏令營,坐著公交車再借自行車騎着去妙峰山踩點兒,找學校借鋪板;辦游泳班,靠着在少年宮時搭建的人脈從學校借紙貼小廣告……經過多年的努力,東高地青少年科技館終於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並且建成了新館。

  金聲的入黨,説起來也和老伴兒吳文祺一樣頗有波折,因為家庭成分關係,金聲甚至都沒能入團。

  “我記得科技館快要建成時,豐台區區委書記、區長到我們這兒考察,得知我的情況後,表示願意做我的入黨介紹人。”金聲激動地告訴記者,隨後他鄭重地向當時的聯合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1985年3月7日,同屬豐臺教育系統的二人一同被正式批准加入中國共産黨,那一天正是他們第14個結婚紀念日。

  “作為一名黨員的責任感,讓我們在面臨選擇的時候,更願意選擇那條不那麼安逸的路。”吳文祺告訴記者,如今夫妻二人結婚已經50年,一路攜手走來也始終踐行着當初的誓言。

  1991年,擺在吳文祺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到家邊一所小學任校長,一條是在東高地、方莊兩地奔波為殘障孩子創辦一所培智學校。想著學校裏那些隨班就讀的殘障孩子和家長的渴盼,吳文祺毅然選擇了去創辦培智學校。

  帶着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的榮譽,金聲退休後也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繼續他的科普之路,2019年被評為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

  金聲與吳文祺在東高地街道的知名度非常高,年近80歲的老兩口如今還在積極參與着社區建設、社區治理。(孫穎)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