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言 | 90歲老工兵解靖安:21次立功受獎 兌現“奮鬥到底”的承諾

日期:2021-03-01 09:39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誓言 | 90歲老工兵解靖安:21次立功受獎 兌現“奮鬥到底”的承諾
  • 誓言 | 90歲老工兵解靖安:21次立功受獎 兌現“奮鬥到底”的承諾

  原標題:90歲老工兵解靖安:21次立功受獎,兌現“奮鬥到底”的承諾

寄語

  近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共産黨員前赴後繼,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見證了這一切,非常自豪。我能夠加入黨組織,為國家戰鬥、奉獻,為航太事業貢獻力量,是多麼光榮。祝福我們的黨不斷發展壯大,祝願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繁榮富強!

——解靖安

  “在小樹林裏秘密入黨的那一瞬間始終刻在我的記憶裏,每每回想起就心潮澎湃,所以在入黨70年的前一天,我去查了我的檔案,就是想對照一下我自己的入黨誓詞,看看我到底做沒做到當初的承諾!”從中國航太科工三院33所離休的90歲老工兵、抗美援朝老戰士解靖安説,而他檔案裏那21次立功受獎的記錄讓人們的眼睛濕潤了,老人用70年的時光兌現了當初那句“奮鬥到底”的承諾。

  因為在戰爭中聽力受損,解靖安老人現在幾乎聽不見聲音,記者通過紙和筆進行採訪,老人洪亮嗓音仿佛把記者帶回70多年前的崢嶸歲月。

  解靖安出生在遼寧鐵嶺,1948年12月鐵嶺解放,1949年家裏分到了田地和房子。為了保衛勝利果實,1949年5月,解靖安報名參軍。

  “當時都知道共産黨好,可共産黨員具體是幹什麼的?還真不知道!”解靖安説,參軍後在一次次學習教育中了解什麼是共産黨,一個共産黨員該如何做,從而産生了強烈入黨的願望,先後寫了兩次入黨申請書。

  “1949年7月31日,我記得特別清楚,在駐地邊上的一個小樹林裏,在樹上挂着的黨旗下,我被批准入黨。”解靖安回憶説,那時候他所在的軍隊比較特殊,是舊社會“過來”的軍隊,老兵都是雲南、湖北等地南方人,新兵多是遼寧人,連裏有160多人,老黨員有2個,新黨員算上他有3個,從此,他以一名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在練兵中起到骨幹作用,在戰鬥當中吃苦耐勞、不怕犧牲。

  後來,解靖安作為一名光榮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隨第五十軍跨過鴨綠江,參與了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一、二、三、四次戰役。

  “1951年末我調到工兵連工作,當軍械員,負責工兵的器材、裝備,當時我們到西海岸打坑道,做戰備,我們一個連打三個坑道……”解靖安的檔案裏有一份個人三等功的材料,其中主要的功績就是拆炸彈。

  “那時候打坑道,得用炸藥炸,有的時候祖國供應的炸藥到不了位,就得停工,我以前看過別人拆彈,就想著要是把炸彈拆了,不就能得到裏面的炸藥嗎?”解靖安回憶説。

  在向連領導彙報後,解靖安就帶着戰友四處尋找那些美軍投下的沒有爆炸的炸彈,拉回駐地,在山坡上拆炸彈。

  “我們在河邊找那些斜着插在河灘裏的炸彈,拴上後用馬車拉出來,有的炸彈沒有引信,那有引信的可更得小心。”解靖安回憶説,拆了引信的炸彈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安全,火藥裝得特別緊,用鋼釬一點點的敲擊外殼,震落炸藥。有的時候鋼釬和炸彈殼碰撞出的火星會引燃炸藥,他就經歷過兩次,一次燒了手套,一次更是把眉毛、頭髮和帽子燎了,炮筒、鋼釬崩出老遠,眼睛紅腫好幾天。

  “拆引信的時候也害怕,取炸藥的時候也提心吊膽,可是一想到沒有炸藥挖坑道的工程就得停工,也就顧不上了!”解靖安前後共拆除了500磅的炸彈7個,1000磅的炸彈2個,共取到炸藥2400多公斤。

  “黨一再教導我們,戰爭時期要衝鋒在前,和平時期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我參加革命從來沒有忘記黨的教導,不論戰爭時期還是和平時期,我都是按照黨的要求去做的。”解靖安這樣説,也是這樣做的。

  因為長期站在水裏修築工事、架橋,解靖安患了嚴重的腿病,再加上聽力神經受損,1954年不得不回國治病,然後轉業到黑龍江省北安市國營六二六廠,之後又被安排到位於北京市豐台區雲崗的航太三院工作,在33所從事科技檔案管理,在這個涉密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地工作了30多年,所有的崢嶸歲月都沉浸在記憶的深處。

  2019年7月30日,在他入黨70周年的前一天,這位耄耋老人專程來到33所查看自己的檔案,希望再看一看當年自己的入黨申請書,想要對照着當年的入黨誓詞,看看自己70年來有沒有做到對黨和人民的承諾。(孫穎)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