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旗幟領航擦亮政治底色 為黨史學習與思政教育注入活力

日期:2021-04-23 09:32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北京物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旗幟領航擦亮政治底色 為黨史學習與思政教育注入活力

  “請大家看這張圖片,他是我們的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雖然是一張黑白圖片,但你凝望過去,能夠感受到楊靖宇眼睛炯炯有神,似乎講述着一段故事,傳遞着一份堅定信念……”“我們能從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中學習到什麼呢?我們又該把學習到的如何運用到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中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三大戰役對我們工作和學習的 啟發……”

  一組組生動的畫面、一個個有趣的課堂,是近期北京物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黨史宣講的生動實踐。從通州區中倉街道到朝陽區興隆社區,從通州區國稅局到房山區四合村,從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到京東集團……北京物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黨史宣講,走出了校園,走進了鄉村、社區、街道、機關、企業,助力紅色基因賡續於廣闊的京華大地。

  學起來 講起來

  勇做黨史學習教育排頭兵

  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北京物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深知,黨史宣講,宣講者必須先學一步,深學一層。

  為此,院長李邢西教授為業務骨幹作《從黨的百年曆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專題培訓;學院黨支部組織全體教師黨員赴首都博物館參觀《百年輝煌》主題展覽。

  通過專題培訓和參觀主題展覽,學院教師深切體認到,黨史學習教育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針對聽課對象,圍繞中心工作,將其講活講新。

  深入淺出地講解,加上豐富翔實的歷史實例與圖片,宋洪雲老師《唯物史觀與黨的歷史》專題黨課細緻梳理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在中國共産黨發展初期的重要指引作用,帶領北京物資學院外國語言與文化學院的廣大師生再次重溫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增強了幹事創業的決心和信心。

  宋平明老師“從解放戰爭看黨的組織力”講座,以解放戰爭摧枯拉朽的勝利鮮活展示了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的嚴密,深刻 啟發每名黨員應始終強化組織觀念,自覺做到思想上認同組織、政治上依靠組織、工作上服從組織、感情上信賴組織,以堅不可摧的組織力走好新時代的建設征程。

  北京物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各位老師更積極發揮高校服務社會功能,將黨史學習教育課堂開在了各行各業的第一線。

  為什麼説當今世界,要説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産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國共産黨是如何從一大時的10多名黨代表、50多名黨員發展到2019年年底468.1萬個基層組織、9191.4萬名黨員的?郭繼武副院長以中國革命大浪淘沙的艱辛歷程,向通州區國稅局的全體黨員們生動呈現了中國共産黨對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的執着追求,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始終堅守。

  在房山區四合村黨支部,學院直屬黨支部副書記張建寶老師緊扣“農村”主題,從農村包圍城市的中國革命新道路講起,落腳於新時代的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通過一個個生動的黨史故事、感人的時代楷模,呈現了共産黨人的群像:信念堅定的“眼眸”、為民報國的“紅心”、敢於擔當的“鐵肩”、不念功名的“唇舌”、拒腐廉潔的“傲骨”。

  “在建黨百年之際,在‘十四五’開局之時,張建寶老師從農村包圍城市到脫貧攻堅的主題講座,讓我尤為深切地體悟了一名共産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我將在鄉村振興戰略下,更加自覺地踐行‘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錚錚誓言,敢幹、肯幹、苦幹,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四合村駐村黨支部書記殷志遠在聽過講座後説道。

  郭繼武、宋洪雲、宋平明、張建寶只是北京物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史學習教育授課教師的代表。據悉,馬克思主義學院還圍繞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年來的重大事件錄製了系列微黨課,為全校師生的黨史學習提供線上資源,實現全覆蓋。

  外化行 內化心

  探索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創新

  內容豐富、形式多元的黨史學習教育的背後,是北京物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鮮活的授課藝術,而這一切則源於該學院對大學生思政教育改革創新的長期探索與積澱。

  該學院根據各門思政課程的內容和特點,通過虛擬情境、創設情境和走入情境,設計具體的情境體驗式教學方案,構建虛實結合的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以解決思政課面臨的情感認同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存在的理論與實踐脫節、理論學習內化難的問題。據悉,該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情境體驗式實踐教學模式創新與探索”不僅入選2016年“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創新重大項目”,還在2020年獲批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擇優推廣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上半年,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和複雜的網路輿論環境,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師牢記教書育人、守土有責的使命,組稿“疫情、輿情、心情……怎麼看、怎麼辦?——馬院師説”系列文章,向全校師生傳遞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心,充分認識中國抗疫鬥爭彰顯的中國共産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優勢。

  學院自覺強化“三全育人”意識,主動統籌協調,合力推動,把優質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供給到每一位學生。聯合學校黨委宣傳部和學生工作部,周密組織全體學生認真收看市委教育工委、北京高校思政課高精尖創新中心、“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聯合推出的“在經歷中學習——疫情防控”系列公開課和教育部推出的“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協同校團委開展“講好家鄉故事·北京故事·抗疫故事·築牢使命擔當”主題社會實踐活動,用好疫情防控鮮活素材,引導青年學生從情感認識升為理性思考,讓疫情防控的生動實踐變成鮮活的社會大課堂,努力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優勢轉化為支援防疫鬥爭的實踐力量。

  鑄師魂 固根基

  以“六要”標準培養師資隊伍

  “強教先強師,這是黨史宣講和思政教育能夠入腦入心的關鍵所在。”校黨委書記王文舉強調。北京物資學院嚴格按照“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標準,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過硬、師德高尚,具有強烈政治使命感、歷史責任感、工作緊迫感,切實“讓黨放心、讓學生滿意”的高素質思政課教師隊伍。

  學校成立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領導小組,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校領導班子全體成員深入思政課堂聽課督課,對所有教學班級實現聽課督課全覆蓋。馬院高標準嚴要求遴選和聘任思政課程負責人,明確任務、清晰責任,以教研室為單位嚴格執行集體備課制度、教師聽課互評制度、集中命題制度等;聘請北京思想政治理論課特級教授等資深專家組成“銀齡工作室”,全面指導專題化教學改革,全面核準和評價教學大綱、教學方案、課件、講稿、試卷等教學文件,全面建立健全思政課教學“一師一檔”和個性化診斷機制。自2021春季學期始,學院還統籌建設了一支專、兼職結合的形勢與政策課教師隊伍,長效保障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品質,並建立校領導聯繫特定專業、特定班級的長效機制,以翻轉課堂等形式引領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

  立基於此,“十三五”期間北京物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在20名專任教師中培育出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1人;北京市優秀教師1人;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特級教授1人;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基本功比賽二等獎1人,三等獎2人;北京市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二等獎1人;北京高校優秀德育工作者1人;北京市師德先鋒1人。(顧昕昕 張建寶)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