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多次“吹哨” 多方協調 海淀花園路小關街5號樓居民 “盼了25年的房本,終於見着了!”

日期:2021-04-17 08:27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街道多次“吹哨”,多方協調,海淀花園路小關街5號樓居民 “盼了25年的房本,終於見着了!”

  “在這樓裏都住了25年了,今天終於見着這紅彤彤的房本了,揪了這麼多年的心這回可算踏實了!”

  近日,海淀區花園路街道小關社區服務站裏,小關街5號樓首批50戶居民集體領取了不動産權證書。摸着大紅本,很多人百感交集,對街道幹部連聲道謝。

  房産證為何一辦25年?

  1996年,北京市京易建築有限公司建設了小關街5號樓,一棟獨立的6層磚混結構板樓,作為回遷安置房,安置當地72戶300多名回遷居民。其中,有62戶居民根據當時的政策簽訂了“公有住宅租賃合同”,沒有辦理産權證。

  後來政策變化,可以申辦産權證時,産權單位出了狀況。2009年,京易公司改制,國企變私企。後又轉手,經營不善、瀕臨破産。雪上加霜,2014年,在樓體安全性等級評定中,小關街5號樓被評定為D級(整體危險)。

  由於居民沒交供暖、物業費,産權單位物業服務跟不上,産權單位又以危房必須修繕後達到安全等級才能辦理産權證為由不配合居民辦理産權證,雙方矛盾很深。

  多年來,居民就房屋險情、産權證辦理、物業管理等問題多次陳情反映。在此過程中,街道急居民所急,一直在兜底解決下水道堵塞、地面塌陷、停車難等問題。

  2019年,産權證辦理出現了轉機。本市推出“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制度,花園路街道多次“吹哨”規自委海淀分局、海淀區房管局、區國資委、區不動産登記中心、産權單位,一起研討房屋産權證的辦理途徑。

  “主要是居民對政策不清楚,我們邀請相關部門為居民進行政策宣講,説清楚弄明白了。”花園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紅權介紹。比如,就是在此過程中大家才知道,被評定為危房不影響辦理産權證。

  儘管如此,2020年7月29日,小關街5號樓還是重新進行了危險房屋等級的鑒定工作,按照最新的危房鑒定標準,目前房屋等級為B級(基本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

  為推動産權證辦理,花園路街道再次“吹哨”,協調海淀區房管局、區不動産登記中心對房改售房政策、測算費用、個人房屋産權證辦理流程等相關政策,向居民進行解釋説明。

  “居民要補交供暖、物業費等費用,産權單位也要承擔一部分,雙方都各退一步。”張紅權説。由於此前街道一直在扮演小關街5號樓“準物業”角色,幫助居民解決了不少實際困難,贏得了居民的信任。

  在街道苦口婆心的宣講政策、調和矛盾下,最終,居民同意補交費用。同時,産權單位也願意承擔一部分費用。經過多方積極配合,2021年4月12日,小關街5號樓首批50戶居民成功領取到了個人房屋産權證。

  “這事兒能辦成,首先要感謝街道,多年來一直在為我們出面協調。”居民馬雅平感動地説。

  推動解決小關街5號樓産權證辦理是花園路街道為民辦實事之一。環境改造、社區安全、便民服務……用心學黨史、真心辦實事,花園路街道2021年擬定為民辦實事項目41項,覆蓋全部27個社區。(於麗爽)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