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建黨100周年之際 緬懷先烈不忘初心 李大釗烈士陵園推出“祭先烈、憶初心、學黨史”主題活動
2021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紀念日。為慶祝建黨百年,李大釗烈士陵園將推出“祭先烈、憶初心、學黨史”主題活動。
李大釗烈士陵園坐落在北京市香山腳下萬安公墓內,是一座庭院式倣古建築,佔地2200平方米。園內迎面是李大釗烈士漢白玉雕像,雕像後是李大釗烈士夫婦墓,墓後是青花崗石紀念碑,碑的正面鑲刻着鄧小平同志書寫的題詞:“共産主義運動的先驅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 李大釗烈士永垂不朽”。碑的背面是中共中央撰寫的碑文。園中保存有1933年李大釗烈士公葬地址原貌及當時一同埋入墓穴的李大釗烈士墓碑。
建黨百年緬懷先烈不忘初心
李大釗是中國共産主義運動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産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産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投身新文化運動,積極指導和推動了五四運動。在中華大地最先舉起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旗幟,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他領導建立了北京的共産黨早期組織,推動建立全國範圍的共産黨組織,對中國共産黨的創建作出了重要貢獻。他重視工人階級在革命中的先鋒作用,直接從事工人運動,重視農民在革命中的主力軍作用,積極發動和組織農民鬥爭。他促成第一次國共合作,領導發動了北方的反帝反軍閥鬥爭。
他用自己短暫的生命,在中國革命史上譜寫了壯麗的篇章,為中國共産黨人作出了表率,他的功勳永載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革命鬥爭的史冊。建黨百年之際,回顧歷史,緬懷先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十多年來接待服務數百萬人次
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壯烈犧牲後,由於反動勢力的百般阻撓和迫害,他的靈柩沒有及時下葬,竟在浙寺存放了六年。直到1933年,中共北平地下黨組織決定為李大釗舉行公葬。同年4月23日,李大釗公葬儀式舉行。大批學生、工人、市民群眾冒着白色恐怖參加葬禮。當日下午,李大釗的靈柩安葬在萬安公墓。李大釗公葬一個多月後,其妻子趙紉蘭病逝。1934年春,趙紉蘭與李大釗合葬於萬安公墓。同年6月中旬,重新修建了墓碑。這就是保存至今的李大釗夫婦原墓址。
為紀念李大釗同志,發揚他偉大的共産主義革命精神,中共中央於1982年決定在萬安公墓內修建李大釗烈士陵園。1983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隆重舉行李大釗烈士陵園落成典禮。
1984年5月24日,李大釗烈士陵園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北京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10月28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現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2020年4月,入選北京市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
李大釗烈士陵園落成後免費向社會開放,組織開展多樣化的主題紀念活動,廣大黨員幹部、市民群眾、部隊官兵、學校師生紛紛前來參觀學習,三十多年來共計接待服務數百萬人次。北京市隆重舉行紀念李大釗英勇就義八十周年、北京市首次公祭烈士等大型活動均在李大釗烈士陵園舉行。
講解員新老更替倍感自豪
據萬安公墓李大釗烈士陵園辦公室負責人介紹,李大釗烈士陵園講解服務班組現有7名成員,他們也是首都學雷鋒志願服務崗——“李大釗愛心講解隊”的成員。最早入職的是在2006年,從事講解工作達15年,最新入職的是在2020年,年齡最小的20歲。老一輩講解員都已經退休,其中6人是1983年李大釗烈士陵園建園時的第一代講解員。經過新老更替,變化的是年齡,不變的是弘揚李大釗革命精神的初心和責任。
為講述好李大釗烈士的革命事跡,講好紅色故事,傳播紅色文化,依據展陳大綱,精心編撰多個版本的講解詞。先是形成4萬多字的講解教材,全面細化展陳大綱條目,豐富講解內容,延伸講解的深度。其次,分別擬定120分鐘、90分鐘、60分鐘、30分鐘、15分鐘等多個版本的講解詞,針對不同的服務對象,增加講解詞的流暢性、故事性、吸引力,進行特色化、個性化的講解服務。同時,邀請專家進行專業培訓,實行老講解員帶新講解員,堅持每日學習和研究講解詞、擴充和細化講解資料、完善講解方式,提高講解應變能力,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主題活動期間的接待服務工作。
講解員程博表示,能夠服務在中國共産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同志的安息地,受到李大釗烈士革命思想、崇高精神、偉大人格的感染,感到無比自豪,永遠跟黨走,心中充滿奮鬥的力量。
開展主題活動傳播紅色文化
作為中國共産黨主要創始人之一的李大釗同志的憩息地,李大釗烈士陵園抓住建黨百年契機,立足弘揚李大釗精神,注重挖掘精神內涵,以李大釗表現出的愛國主義精神、探索開拓精神、革命鬥爭精神、犧牲奉獻精神為重點,策劃推出“祭先烈、憶初心、學黨史”主題活動,旨在充分推廣利用陵園紅色資源,開展群眾性主題活動,把李大釗烈士陵園打造成緬懷革命先烈的紀念地、追尋建黨初心的思源地和不忘責任使命的尋根地,發揮好宣傳教育功能。具體為:
一是打造紅色講堂。開設中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堂、青年講堂,使李大釗烈士陵園成為紅色革命文化傳承的資源單位。
二是打造黨員課堂。豐富黨建創新項目,創建黨史學習教育現場教學點。
三是舉辦烈士公祭。依託清明節、烈士紀念日,舉辦紅色祭掃、烈士公祭儀式,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共同緬懷革命先烈。
四是豐富特色活動。推動李大釗烈士革命事跡和紅色故事進社區、進公園、進校園,開展詩歌朗誦會等活動,建立立體式傳播陣地,傳承和弘揚李大釗精神。(王茗輝)
【參觀須知】
1.免費開放。開放時間為每日8:00-16:00(15:30停止入園),節假日不休。
2.預約參觀。4月15日起接受預約。團體需至少提前2天預約,約滿為止,未預約者謝絕入園。預約及諮詢電話:010-62591044。
3.請文明參觀,自覺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設施,不要大聲喧嘩,人多時自覺排隊。
4.禁止攜帶寵物、易燃易爆品入園,園內禁止吸煙。
5.請遵守疫情防控各項要求。
交通指南: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香山東萬安裏1號。
乘車方式:地鐵西郊線,公交630路,萬安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