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迎來全新主題展——在紅歌裏學黨史

日期:2021-06-17 09:0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迎來全新主題展——在紅歌裏學黨史
  • 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迎來全新主題展——在紅歌裏學黨史

  原標題: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迎來全新主題展——在紅歌裏學黨史

6月16日,觀眾在參觀“人民的心聲 歷史的旋律”主題展。

6月16日,觀眾在參觀“人民的心聲 歷史的旋律”主題展。安旭東攝

  6月16日,“人民的心聲 歷史的旋律”主題展在房山區霞雲嶺鄉堂上村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開幕。紀念館在上下三層、共計1611平方米的展陳空間內,以多種方式呈現了200多首紅色歌曲,以歌頌史,打造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基地。

  歌詞反映人民心聲

  堂上村是歌曲《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誕生地。1943年,晉察冀邊區抗日宣傳小分隊隊員曹火星,結合當地民歌曲調“霸王鞭”的旋律,創作了這首家喻戶曉、全國傳唱的紅色歌曲。

  6月16日,曹火星的女兒曹紅雯也來到了堂上村參觀主題展,她説:“父親把對黨的熱愛化作了鏗鏘的旋律。歌詞更是反映了人民心聲。他無愧於‘人民音樂家’的稱號!”據了解,紅歌創作出來之後,村民口口相傳,這首歌很快在堂上村附近流傳開來,逐漸唱遍了整個解放區。

  此次在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舉辦的主題展,分為“黨的創建和大革命洪流中的歌聲”“土地革命風暴中的歌聲”“為全民族抗戰吶喊的歌聲”“循着解放戰爭進程的歌聲”四個主題部分,着重呈現革命時期涌現的歌曲。紅歌用多媒體等多種方式呈現,激情澎湃的歌詞,讓人仿佛又置身於那個革命的、熾熱的年代。

  歌曲成為歷史見證

  1943年,年僅19歲的曹火星為什麼會創作《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曲?

  紀念館義務講解員李增軍介紹,1943年,蔣介石出版了《中國之命運》一書,鼓吹“沒有國民黨,就沒有中國”的口號。針對這種論調,中共中央在《解放日報》刊發了鏗鏘有力、針鋒相對的社論——《沒有共産黨,就沒有中國》。“這篇社論讓曹火星心潮澎湃,直接促使了歌曲的誕生。這首紅歌,也成為了歷史事件的見證。”

  此次展出的200多首紅歌中,有不少都是歷史事件的見證。在“黨的創建和大革命洪流中的歌聲”部分,於1925年根據法國歌曲改編的《國民革命歌》,是北伐戰爭的見證,尤其在葉挺獨立團及其所在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是一首提升士氣的戰歌;在“為全民族抗戰吶喊的歌聲”部分,創作於1945年8月的《反攻進行曲》,即是當年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號召全國各解放區軍民向敵佔城市和交通要道發起全面總攻的見證。

  沉浸式體驗獲點讚

  近年來,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年均接待參觀人數達18萬人次,為進一步提升體驗,此次主題展還利用藝術品創作、大型投影、場景復原、音像展示等多種形式,打造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基地。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6月16日,50多名來自北京市政協合唱團的成員,在展廳內伴着音樂,來了場臨時演出,引得其他觀眾紛紛拍照。合唱團團長李寶浚説,主題展中的大部分歌曲團員們都會唱,“希望通過傳唱紅歌,能讓更多人感悟黨史、堅定信仰、汲取力量。”

  房山區委書記陳清説,紅色資源是黨史學習教育最生動的“實景課堂”,房山區將把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打造成房山乃至全市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活教材”和“紅色課堂”。(陳強)

  服務資訊

  開放時間:8:00-12:00,13:00-16:30,除因極端天氣的閉館安排外,全年無休。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霞雲嶺鄉堂上村。

  交通路線:公共交通可乘坐房25路,堂上南站下車,步行約800米即可到達;自駕可在導航軟體輸入“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即可。

  預約方式:電話預約,010-60368286;關注公眾號“一鍵游房山”,界面內預約。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