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學子南下喚起抗日救亡熱潮

日期:2021-04-29 10:5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北平學子南下喚起抗日救亡熱潮
  • 北平學子南下喚起抗日救亡熱潮

  原標題:北平學子南下喚起抗日救亡熱潮

  在前門箭樓東南的街角處,一座鐘樓高聳、灰白相間的歐式建築引人注目。拱形屋頂上正面的“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標注着它的歷史身份。九十年前的1931年12月,這裡曾發生過一件震動全國的事。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在亡國滅種的民族危機面前,國民黨當局實行不抵抗政策,倒行逆施大力“剿共”,致使東北大片國土淪喪。“不是鬥爭便是死亡!”極度憤慨的北平學生齊集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衝破國民黨當局重重禁令,一路南下示威,以青春革命、不怕犧牲的愛國行動“逼蔣抗日”,喚起全國人民抗日救亡熱潮。

  抗日講演愛國熱情感染北平各界

  “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一曲《松花江上》,訴盡國土淪喪的錐心之痛。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的第二天,北平各報館便紛紛刊出號外,日軍佔據瀋陽各衙署各通訊機關、驅逐中國警察、遮斷北寧路車站的消息,像炸彈一樣在北平各大中小學爆炸。面對中華民族的嚴重危機,中國共産黨迅速發表抗日宣言,率先舉起武裝抗日的旗幟。而國民黨當局卻倒行逆施,對日實行不抵抗政策,同時加緊對工農紅軍的“圍剿”,致使東北淪陷。極度憤怒的北平學子迅速行動起來。

  從9月19日北平大學法學院東北籍學生發起東北學生抗日會開始,北平各大中學校幾日內便普遍成立了抗日救國會。9月21日起,北平的大學、中學甚至小學陸續罷課,抗議日本侵略。9月24日,北平60余所大中學代表在北京大學集會,宣告北平學生抗日救國聯合會(簡稱北平學聯)成立。中共北平市委通過參加北平學聯的黨、團員代表積極開展工作,進行廣泛的抗日救國宣傳。

  “我們要對自己宣誓,即便是中國人死得只剩我一個人了,我也要負起救中國的責任來!”燕京大學的學生們臂纏黑紗,上書“恥”字,發表對日宣言。北平各校亦加緊軍事訓練,並組織宣傳隊、歌咏隊、話劇隊、漫畫標語隊,走上街頭進行宣傳、講演。一時間,北平汽車公司的卡車都被學生們租光了。一些學生在講演中聲淚俱下,喉嚨雖然都喊啞了,但仍然堅持戰鬥,不肯退出宣傳陣地。當看到數百名革命群眾游行在長安街上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援助東北義勇軍!”時,一位東北軍的排長含着熱淚立正,向游行隊伍敬禮。

  青年學生的行動極大地鼓舞了社會各界民眾。9月25日,北平市各界抗日救國會成立,文教界、工界、商界、婦女界、宗教界的民眾紛紛加入到抗日救亡運動中來。反日運動的聲浪,衝破了北平死氣沉沉的空氣。全城衝要之處,皆張貼着激烈而悲壯的大標語,往日寂冷蕭條的街頭巷閭,亦被青年學生和廣大群眾的愛國熱忱所充盈,勢不可遏地沸騰起來。

  “誓死到南京請願!”

  1931年12月4日的北平之夜,寒風凜冽,滴水成冰。在正陽門東車站,冰冷的鐵軌上黑壓壓地躺滿了人。那是南下示威被阻的學子們,在臥軌抗爭。

  就在11月末,南京政府代表向國聯提議將錦州劃為“中立區”,這無異於承認日本帝國主義佔領東北的合法性。而北平學生和在北平的東北流亡學生多次向北平當局要求抗日的請願,得到的卻是一味地敷衍搪塞。南京政府還頒佈7項辦法,制止學生參加抗日救國活動。

  “不是鬥爭便是死亡!”目睹國民黨當局的行徑,北平學生深感各種請願絕無結果,遂決定南下示威,向蔣介石當面提出抗日要求,堅決反對政府斷送滿蒙。

  為了加強對北平學生南下示威運動的領導,中共北平市委組織了一個5人黨團。其中,顧卓新、李續剛在正陽門東車站第一線負責總的指揮,林楓、陳沂、薛迅等率示威團南下。一場震動全國的學生南下示威運動,就這樣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開啟了。

  12月4日下午,北平大學法學院、輔仁大學等大中院校的2000多名學生向正陽門東車站集結。一路上,看到北平學生南下示威團隊伍的市民紛紛停下腳步,有的向學生招手示意,有的含着熱淚和學生們一起呼喊口號。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大娘指着她的小孫子大聲説:“你們做得對!為了孩子們,也得把小日本打出中國去呀!”路上雖有軍警出沒,但也沒有阻攔學生隊伍。

  當示威團到達正陽門東車站,準備乘車赴南京時,鐵路局卻奉命撤走所有工作人員,拒絕載運學生南下。

  “誓死到南京請願!”學生們當即決定開展臥軌鬥爭。

  此時正值北平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入夜更是寒氣徹骨。國民黨當局妄想示威團員們忍受不了風餐露宿的艱苦,就會自動解散。然而露天臥在鐵軌上的學生們無一人叫苦,冷得厲害了就群呼口號壯聲氣抗寒。

  在臥軌鬥爭的三天三夜時間裏,在黨團組織的動員下,不斷有北平各大專院校學生及遷平的東北大學學生加入進來,為鬥爭增加了更多力量。學生的愛國行動得到北平各界群眾的支援,許多市民和商會為學生送來大批餅乾、罐頭等食品和開水,瑞蚨祥等商號送來成捆的新毛毯,給臥軌學生禦寒,鼓舞同學們鬥爭意志。最後,迫於各方壓力,南京政府復電坐鎮北平的陸海空軍副司令張學良“就近妥為辦理”,張學良趁勢下令發車,學生們的臥軌鬥爭取得了勝利。

  “中華民族不會亡!”“去南京要求出兵抗日!”5000多名南下示威團的學生,高唱着抗日歌曲乘上火車,在市民的一片歡呼聲中出發了。

  南下沿途皆成抗日宣傳陣地

  南下之行並非坦途。慌了手腳的國民黨當局,在天津將車上的鐵路工人趕下車,並撤走車站人員,想截住南下列車。但學生們並沒有被嚇倒,他們組織工作組到工人中去做工作,動員了一批天津鐵路工人重新開動了火車。

  在火車經過濟南車站時,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竟下令不許開車,同時派“大刀隊”到車站,企圖用武力威懾阻止學生南下。學生們在強烈抗議和嚴詞駁斥的同時,決定展開宣傳戰鬥。他們在車站及附近人煙稠密的地方貼出抗日標語,進行演講宣傳,並向“大刀隊”的官兵講述抗日救國的道理,斥責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和壓制學生愛國運動的錯誤行徑,闡明南下示威的重要意義。“大刀隊”的官兵在聽了同學們的演講後,不僅不再揮舞手中的大刀,而且和同學們一道高呼“保護民眾抗日運動”“反對出賣東三省”的口號。原來一片殺氣騰騰的濟南車站,頓時成了軍民聯合抗日的宣傳陣地。韓復榘見勢不妙,只得下令開車放行。

  在南下示威途中,列車每次停車,學生們都會下車就地召集群眾大會,並通過講演、寫標語、畫漫畫等方式進行廣泛的抗日宣傳。充滿愛國激情的南下示威學子們,忘了飢餓,忘了寒冷,忘了疲勞,勇敢地鬥爭和宣傳,喚起全國民眾的愛國熱情,共同挽救民族危機。

  喚起了廣大民眾的愛國熱情

  當火車最終到達南京時,學生們心裏都很清楚,一場更加艱苦和血腥的鬥爭正等待着他們。全國風行的請願運動,也從北平示威團到達南京後,即刻轉變為示威運動。北平學生作為先鋒隊和總指揮,聯合各地同學集合於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舉行規模空前的總示威運動。

  第一次游行示威,北平的學生們搗毀了國民黨政府外交部。把外交部定為第一個示威目標,因為它是國民黨政府勾結日本帝國主義的地方。第二次示威是在國民黨政府,北平的學生們要當面質問政府為何賣國投降,但卻無人出來接見。北平學生們的第三次示威是在國民黨的中央黨部,正在樓上開會的蔣介石不敢露面。第四次示威則是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3萬多名學生在珍珠橋畔《中央日報》館聯合進行的。連日來,《中央日報》不但拒不發表真實消息,反而攻擊和污衊南下示威運動。憤怒的學生搗毀了《中央日報》的辦公室,把印刷機、鉛字、印模都丟進了秦淮河。近萬名武裝軍警趕來鎮壓,致使30多名學生死亡,100多人受傷,造成震驚全國的珍珠橋慘案。

  慘案發生次日拂曉,國民黨士兵端着刺刀走到正在睡夢中的北平學生跟前,強行將學生們架上汽車,押至火車站送回北平。南下示威運動在國民黨當局的殘酷鎮壓下失敗了。

  北平學生南下示威運動,對發動群眾、宣傳抗日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影響深遠。它衝破了大革命失敗後白色恐怖籠罩下的長期沉悶狀態,掀起了白區反蔣鬥爭的高潮,有力地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政府“不抵抗主義”“攘外必先安內”的賣國政策,宣傳了中國共産黨的抗日主張,喚起了各界民眾的愛國熱情。

  加入共産黨繼續進行抗日鬥爭

  持續了15個晝夜的南下示威運動雖然被反動政府鎮壓下去,但廣大青年學生的抗日愛國運動並未因此停止。被迫返回各地的示威學生,把消息傳遍了全國。國內輿論界紛紛譴責國民黨政府的反動措施。在全國抗日反蔣鬥爭的強大衝擊和國民黨內部各派反蔣勢力的壓力下,蔣介石被迫宣佈下野。

  毛澤東認為,北平學生南下示威,正是蘇區反“圍剿”的時期,實際上牽扯了國民黨的一部分精力,起了南北呼應的作用。

  在這場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抗日救亡運動中,廣大民眾逐漸認清了國民黨反動政府賣國求榮的本質,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産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抗日救國。很多工人、士兵和進步青年學生,因此迫切要求加入中國共産黨、共青團,獻身革命事業。南下示威團總指揮、北平大學法學院學生代表李時雨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九一八事變後很快就加入了共青團,在南下示威團回到北平後轉為了中共黨員,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繼續進行抗日鬥爭。

  今天,在北京美好和煦的春日裏,來到當年北平學生南下示威的出發地——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舊址回憶往昔,禁不住心潮澎湃。如今,這裡已建成了中國鐵道博物館,那高高聳立的鐘樓,還一如當初的模樣。

  在中國14年抗戰開啟之時,北平的青年學子即勇做先鋒,為挽救民族危機奮然南下示威,與反動當局面對面鬥爭,不怕犧牲。如今,中國已經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今天的學子,生逢盛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青年學子理應像當年的北平青年前輩一樣,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堅定理想信念,勇擔時代使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全部力量!

1931年12月,北平學生在正陽門東車站開展鬥爭。

1931年12月,北平學生在正陽門東車站開展鬥爭。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北平街頭懸挂的標語。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北平街頭懸挂的標語。

1931年11月,清華大學學生請願團赴南京請願。

1931年11月,清華大學學生請願團赴南京請願。

1931年11月底,北京大學南下示威團發表《北京大學全體同學南下示威告全國民眾書》。

1931年11月底,北京大學南下示威團發表《北京大學全體同學南下示威告全國民眾書》。

1931年11月,蔣介石被迫接見南下請願學生。

1931年11月,蔣介石被迫接見南下請願學生。

1931年12月,北平等各地學生在南京政府門前示威,強烈要求政府出兵抗日。

1931年12月,北平等各地學生在南京政府門前示威,強烈要求政府出兵抗日。

1931年12月20日,北平學生歡迎南下示威團回平返校。

1931年12月20日,北平學生歡迎南下示威團回平返校。

  文字:黃玉迎

  歷史資料:《北京紅色遺存》《北京學府的紅色文化》

  《北平抗戰的紅色脊梁》《北京革命史回憶錄》

  《北京地區抗日運動史料彙編》、京報集團圖文數據庫

  聯合出品:北京日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 市地方誌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