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共産黨》月刊:黨領導下的第一份理論刊物
《共産黨》月刊第一期
《共産黨》是中國共産黨上海發起組於1920年11月創辦的一個半公開性理論刊物,至1921年停刊,前後共出版了7期(目前所看到的只有1至6期)。16開本,每期50頁左右,不標明編輯、印刷、發行地址,但每期都在《新青年》上刊出廣告啟事和要目,假稱在廣州發售,實際上編輯部就設在上海法租界輔德里625號,即主編李達的住所中。《共産黨》月刊發行量最高時達到五千多份。
《共産黨》月刊的作者多為上海發起組成員,如陳獨秀(TS)、沈雁冰(P·Y)、李達(江春、胡炎)等,全用化名寫作。創刊號刊發的陳獨秀執筆的《短言》,表達了上海發起組擬定的《中國共産黨宣言》的中心思想。他指出,中國勞動者無論在國外還是本土,都是資本家的奴隸,“要想把我們的同胞從奴隸境遇中完全救出,非由生産勞動者全體結合起來,用革命的手段打倒本國外國一切資本階級,跟着俄國的共産黨一同試驗新的生産方法不可”;這個新方法,就是“用勞動專政的制度,擁護勞動者的政權,建設勞動者的國家以至於無國家”。
《共産黨》月刊的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宣傳有關共産黨建設的知識,介紹第三國際和國際共産主義運動的情況、文獻資料,特別是俄國共産黨的經驗和列寧的著作。二是論述中國革命的道路和黨的綱領策略,論證只有社會主義、共産主義才能夠救中國,主張無産階級聯合起來,建立俄國布爾什維克式的中國共産黨,用革命手段奪取政權為改造社會的根本手段,批駁資産階級改良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等反馬克思主義思潮。三是向工農兵群眾宣傳馬克思主義、報道國內工人運動的發展。
在軍閥政府反動統治的年代,《共産黨》月刊旗幟鮮明地打出了共産黨的旗號,對中國共産黨的籌建工作起到了宣傳、組織和推動作用。由於該刊是適應建黨需要的産物,所以它一齣刊,就受到了早期共産主義者的熱烈歡迎,當時曾被各地黨的早期組織列為必讀材料,在大批革命者中間廣為流傳。李大釗領導的“馬克思學説研究會”,在一則《通告》中向會員和進步學生推薦這個刊物。毛澤東在長沙組織共産主義者學習《共産黨》的同時,還把其中的《俄國共産黨的歷史》《列寧的歷史》等文章推薦到長沙《大公報》發表。1921年,毛澤東給在法國勤工儉學的蔡和森寫信談到建黨問題時,曾熱情讚揚“上海的《共産黨》雜誌,頗不愧‘旗幟鮮明’四字”。
(韋磊 作者為中共北京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