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雪花傳遞現代科技環保理念 城市固廢變身長安街冬奧花壇裏的朵朵雪花

日期:2022-02-09 08:59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3D雪花傳遞現代科技環保理念 城市固廢變身長安街冬奧花壇裏的朵朵雪花

  長安街沿線的冬奧主題花壇裏,漂亮的3D雪花不但科技感滿滿,還蘊含着“零碳”的深意:原本不起眼的建築垃圾等城市固廢,通過3D列印變身雪花。

  西單路口西北角,“開放冬奧”主題花壇前游人如織。這是一座頂高9.1米的大花壇,主景是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徽。散落地上的藍白兩色“雪花”格外惹眼。

  一朵朵“雪花”承載着現代科技與零碳環保理念。“這些‘雪花’的原料是城市固廢,經過多道複雜工序後,通過3D列印技術製作出來。”雪花雕塑的出品方、中碳春田(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賈長春説。

  城市固廢主要包括建築垃圾、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礦山垃圾等,種類繁多、成分複雜,是當前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按傳統方式進行運輸、填埋,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土地資源。為了助力“零碳”冬奧,中碳春田研發製作了園林小品,把無用的垃圾變成輕盈美麗的“雪花”。其使用的3D列印固廢技術,具有省模板、省材料、省人工的優勢。

  把城市固廢做成3D列印藝術産品,這樣的任務前所未有,研發中沒有先例可循。再加上時間緊、任務重,冬天生産又尤其困難,設計和製作人員攻克了一道道難關。“雪花”的製作工序比較繁瑣,先對固廢成分進行分析,去除有害物質,將能用的部分篩出來粉碎成末,再根據其特點和要3D列印的物品匹配。比如這次的園林小品“雪花”,比較適合用碎石磚塊等建築垃圾製作。匹配後,要將黏合劑加入固廢粉末中,“喂”給機器人。

  為了做出倣真雪花表面凹凸不平的顆粒感,光是設計建模就進行了很多次修改和試驗。最大的一片雪花直徑達1.7米,在設計、列印中要考慮厚度、寬度、倣實和堅固性,還要考慮3D列印出來的産品能夠承載暗藏管線和加強筋。

  出品方在設計、列印、組裝和運輸各個環節都成立了專門團隊,責任到人。“以運輸為例,‘雪花’並非組裝式産品,而要像一塊蛋糕一樣整體運到北京。”賈長春介紹,它體型大而薄,上千公里的運輸過程中要時刻小心翼翼。

  長安街沿線花壇的展示結束後,“雪花”將被回收,迴圈利用。(朱松梅)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