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體育場、國家速滑館上新人工智慧系統 “AI+AR導航”做冬奧場館“引路員”

日期:2022-01-30 09:24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國家體育場、國家速滑館上新人工智慧系統 “AI+AR導航”做冬奧場館“引路員”

  當你準備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打開手機中的導航軟體搜索,路線一目了然。但如果身處結構複雜的樓內,想要直奔目的地就不容易了。為了解決室內空間導航問題,北京智慧建築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出室內“AI+AR導航系統”。目前,國家體育場、國家速滑館均已實現場館內導航。

  “在室外導航,我們依賴的是北斗等衛星系統的定位技術,進入室內,樓體會遮擋住衛星信號。”北京智慧建築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朱傑解釋道,室內定位的技術思路與室外完全不同,市場上比較常見的解決方案,是進行具備定位功能的無線網路或藍芽基站等硬體布設。但這樣一來,就需要對普通基站進行批量升級或更換,日常也需要支出設備維護和用電成本。朱傑團隊採取了另外一種思路:人工智慧。技術人員通過整合多種傳感設備,模倣人識別路線的機制,採集所需資訊,把實景“搬”到線上。

  一個人背上一套採集設備,在場館裏按照設計好的路線“逛”上一圈,數據採集就完成了。這套設備可以實現360度全方位採集,不僅拍攝場館內公共空間的圖像資訊,還會通過雷達採集空間資訊,方便後續建模處理。“我們的設備還能‘識字’,指示牌也是輔助判斷方位的重要資訊。”朱傑表示,這和人們認路的方法類似。因為場館內相似場景多,遇到難以分辨的環境時,指示牌的資訊就顯得格外重要。

  採集後的空間資訊與實際場景疊加,便建立起了場館內的“元宇宙”。觀眾進入場館後,只需要通過網路連接到AR室內定位系統,打開攝像頭,系統基於人工智慧AI視覺識別演算法,能自動比對位置資訊,達到釐米級的定位精度。

  “前方3米右轉,直行17米,到達新聞發佈廳。”在程式中輸入目的地,用戶在手機上看到的便不僅是攝像頭拍攝的場景,系統會為用戶自動規劃路徑,程式將結合實景顯示路線指示箭頭,只需跟隨箭頭前行,就能到達指定位置。

  目前,國家體育場、國家速滑館的公共空間場景已經上線了AR系統,在冬奧會賽事活動中可為觀眾及相關人員提供室內導航服務。賽事結束後,朱傑希望將這套系統推廣到更多的大型公共建築中。“比如在地下停車場,車主找車不用再撓頭;在醫院裏,則能給急於尋找診室的患者提供最直接的指引。”(劉蘇雅)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