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個冬奧場館全部通過綠色建築認證 所有場館100%綠電供應

日期:2021-06-02 09:1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11個冬奧場館全部通過綠色建築認證 所有場館100%綠電供應

五棵松冰上運動中心屋頂鋪設的光伏發電板

五棵松冰上運動中心屋頂鋪設的光伏發電板。(樊迪攝)

  6月1日,包括北京冬奧村和首都體育館、首體綜合館、短道速滑館在內的首體場館群拿到了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頒發的綠色建築標識。這也意味着,北京及延慶賽區11個冬奧場館全部通過綠色建築認證。

  綠色、共用、開放、廉潔——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辦賽理念當中,綠色位居首位。場館綠建設施陸續投入運作,將為北京冬奧會率先實現碳中和做出貢獻。

  北京冬奧會已經實現了場館100%由綠電供應,所有新建場館全部達到綠色建築最高等級,北京及延慶賽區所有場館都可以完全採用公共交通抵達賽場。舉辦一屆“低碳冬奧”的藍圖正在變為現實。

  11個場館獲頒綠色建築標識

  6月1日,北京冬奧村和首體場館群拿到了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頒發的綠色建築標識。

  什麼是綠色建築?“這是針對建築單體做出的評價,涉及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室內環境等各方面,既有控制項,也有計分項,最終得分越高,綠建的等級也越高。”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勘察設計管理處主任科員胡倩解釋。

  “北京冬奧會優先採用綠色建造技術,建設了一批綠色、低碳的冬奧場館。”市重大項目辦安全品質處處長周光輝介紹,北京及延慶賽區共11個場館參加綠色建築認證。國家速滑館、國家會議中心二期、五棵松冰上運動中心、北京冬奧村、延慶冬奧村等5個新建場館均獲得綠色建築三星級評價標識。國家游泳中心、國家體育館、首體場館群等3個改造場館獲得既有建築改造綠色二星級評價標識。

  “由於現行的綠色建築三星級標準不適用於雪上項目場館的評價認定,針對此次冬奧會,我國首次制定了《綠色雪上運動場館評價標準》。”周光輝解釋,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首鋼滑雪大跳台中心等3個新建雪上場館就拿到了綠色雪上運動場館三星級評價標識。

  為建設低碳場館,北京及延慶賽區建設了3個共計50000平方米的超低能耗示範工程。其中,北京冬奧村選取綜合診所、延慶冬奧村選取D6組團作為超低能耗示範項目進行建設,通過合理的朝向、保溫隔熱以及節能散熱系統,降低建築的總體能耗。房屋內無論是在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都可以達到舒適的溫度和濕度要求,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時,提升宜居體驗。

  五棵松冰上運動中心作為當前世界上最大的超低能耗公共建築,共建設兩塊二氧化碳冰面,並通過在屋面安裝600千瓦光伏發電系統,能實現年供電約70萬度。同時,還在空氣空調機組和新風機組設置全熱回收裝置,回收效率達到70%,可以説是一座名副其實的“低碳”場館。

  綠電等於全市用電量十分之一

  低碳奧運,能源先行。北京冬奧會創新性地將張北地區豐富的風電資源,通過建設柔性直流電網工程引入北京,在奧運史上首次實現全部場館綠色電網全覆蓋,降低碳排放量。

  在張北柔性直流電網的北京延慶換流站,從大螢幕變化的數值可以看出來,電流在這張網上流動着。這也是整個電網的受端換流站,來自張家口地區的清潔電能,正是從這裡送往北京。

  柔性直流,就是靈活可控直流的意思。通過這一技術,把原本不可控、不能組網的直流線路連接起來,組成了一張直流電網,分別連接張家口的風電場、光伏電場,以及抽水蓄能電站。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把時斷時續、不穩定的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轉換成穩定的電能,還能進行清潔能源的儲存、調配,按需送電給北京。

  北京市民也將成為綠色清潔電能的受益者、參與者。根據測算,這個柔性直流電網,一年就可以輸送約140億千瓦時的清潔能源,大約相當於北京市用電量的十分之一。相當於節約標煤49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280萬噸,從源頭降低了碳排放量。

  有了這張電網,送到北京的清潔能源增加了一倍,完全可以實現2022年北京冬奧場館的100%清潔能源供應。

  此外,北京及延慶賽區共計10個場館還建立了能源管控中心,對場館的電、氣、水、熱力的使用情況進行實時監測,以減少對能源的消耗。

  “135”綠色低碳出行

  為降低碳排放量,北京2022年冬奧會倡導“135”綠色低碳出行方式。即1公里以內步行,3公里以內騎自行車,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為實現“135”綠色低碳出行方式,北京建設了一張“冬奧綠色低碳公共交通網”,觀眾在北京冬奧會期間完全可通過地鐵、高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便捷抵達賽場,在鼓勵綠色出行同時緩解交通壓力。

  在這張交通網中,京張高鐵、京禮高速兩條主幹線路將北京賽區、延慶賽區、張家口賽區相連,打造出“兩地三賽區1小時交通圈”;北京賽區所有場館實現地鐵覆蓋,降低賽時的碳排放量。

  北京賽區奧林匹克公園場館區域有地鐵8號線、15號線到達,首都體育館周邊有地鐵4號線、9號線和16號線到達,五棵松體育館有地鐵1號線到達,首鋼滑雪大跳臺有地鐵6號線、11號線、S1線到達;延慶賽區京張高鐵延慶支線建成後,觀眾從北京北站至延慶站的車程不到40分鐘,從延慶站乘巡回巴士30分鐘內即可直達延慶賽區各賽場。延慶賽區11條纜車索道為運動員、觀眾提供高山交通網路,從延慶冬奧村抵達海拔2198米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僅需30分鐘。

  “這些綠色建築、綠色電能、綠色交通不僅支撐起了一屆具有新時代、新理念的低碳冬奧,而且這些低碳建設理念、低碳設施一定會為北京留下一筆寶貴的,可利用、可傳承的資産。”市重大項目辦副主任丁建明表示。(任珊)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