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瑛委員:加大基礎研究投入 推動人工智慧産業高品質發展

日期:2025-03-07 09:37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我國人工智慧産業已進入‘規模擴張’向‘品質躍升’的關鍵階段。”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北京市工商聯主席燕瑛建議,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優化數據生態鏈,強化産業協同,推動我國人工智慧産業高品質發展。

  燕瑛引述斯坦福大學近期發佈的《全球人工智慧實力排行榜》,中國在研發、經濟和基礎設施方面表現突出,特別是在創新方面增長勢頭強勁,人工智慧專利授權數量領先全球。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她也分析認為,“DeepSeek降低了行業壁壘,但仍處於‘一枝獨秀’,沒有完全形成技術擴散和帶動的‘蒲公英效應’。我國人工智慧在核心技術、數據生態、産業協同等方面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燕瑛建議,繼續加大基礎研究投入,推動人工智慧基礎研究的開源開放,鼓勵科研人員、研發機構、創新企業共用研究成果。培養跨學科人才,實現人工智慧與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的深度融合。

  “人工智慧可以賦能實體經濟,實體經濟也要為人工智慧産業落地提供高品質應用場景。”燕瑛建議,依託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打造10個以上工業大模型驗證平臺,降低企業應用門檻。積極開放政府、國有企事業單位、公共機構主導的應用場景,建設智慧産品與裝備、智慧工廠與産線、智慧管理與服務等人工智慧應用的示範典型。深化“揭榜挂帥”機制,以融合應用為牽引,開展深度融合科研攻關,打造深度融合標誌性産品和解決方案。鼓勵人工智慧應用先導區和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加強對人工智慧創新應用的支援,探索設立地方專項資金,支援人工智慧創新應用。

  在人工智慧治理體系建設方面,燕瑛建議,統籌技術、數據、倫理、安全四大領域,研究制定2.0版的國家人工智慧戰略。完善人工智慧技術規範化應用,對人工智慧産生的安全風險加強戰略性、前瞻性研究部署,逐步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倫理規範和政策體系。對於技術應用中出現的問題,通過完善相關制度予以解決。還應推動人工智慧領域的頭部企業牽頭成立民間治理研究機構,開展人工智慧治理和應用標準研究。(武紅利)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