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媛媛委員: 將人工智慧融入教育新標準體系建構中

日期:2025-03-06 15:11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如今北京市許多中小學的課堂都颳起了AI風,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該何去何從?全國政協委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郭媛媛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要將人工智慧融入教育新標準體系建構中,老師需從知識的傳授者轉型為學習的引導者。

  “大模型尤其是DeepSeek的出現,將為整個教育體系帶來深刻變化,甚至是顛覆性的變化。”郭媛媛認為,人機協同的時代已經到了,要早做準備,將大模型接入教育的基礎設施,將人工智慧融入教育新標準體系建構中,積極調整教學模式。

  “對於我們來講,不管是老師也好,還是學生也好,必須進行分級分層的AI素養教育,就是人機協同的素養教育和人工智慧時代應該具有的媒介素養教育。”郭媛媛説,進入AI時代,教育有很多新課題,比如課堂上可以用AI進行經常性的學情分析,針對每個孩子提供個性化、精準化、精確化培養,這就是AI具有的技術能量。DeepSeek大模型的運用,帶來的是跨學科融合,學習的內容、內涵和形態都會發生變化,很多跨領域的、融合性的課程群會出現,這也給孩子學習帶來更廣泛、更廣域的內容。此外,DeepSeek大模型還會帶來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的變化,“老師以前是知識傳授者,未來,老師應該成為學習引導者。”

  如何讓孩子健康地擁抱這個AI時代?郭媛媛認為,技術進步的同時要加強監管和隱私保護,這不僅是學校的事,同樣給家長帶來新課題,需要家校協同。

  “要研究孩子在什麼階段需要什麼樣的人機協同素養,要實現分層教育。”郭媛媛解釋,比如,在小學階段,應該給孩子們更多體驗式的內容,在初中階段,要教給孩子們數據分析等應用,到高中階段,就可以讓孩子們參與人機協同的一些項目實踐,讓孩子們漸進式提升認知能力,健康地擁抱這個AI時代。(孫穎)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