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的人大代表報到 深入一線聽民意 建言獻策譜新篇

日期:2025-01-13 09:05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1月12日,參加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的人大代表從四面八方陸續來到駐地報到。推動首都高品質發展、保護古都風貌、推進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保障和改善民生……代表們深入一線,傾聽民意,聚焦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等各個方面,履職盡責,建言獻策。

  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將於1月14日召開。截至目前,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實有代表766人。

出席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的延慶團代表許澤瑋接受媒體採訪。

出席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的延慶團代表許澤瑋接受媒體採訪。(程功 攝

出席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的平谷團代表岳巧雲,報到時帶來從田間地頭采摘的新鮮果蔬和鮮榨果汁。

出席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的平谷團代表岳巧雲,報到時帶來從田間地頭采摘的新鮮果蔬和鮮榨果汁。(潘之望 攝

出席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的石景山團代表安麗娟,就建立社區食堂為居民服務、“兩園一河”接受媒體採訪。

出席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的石景山團代表安麗娟,就建立社區食堂為居民服務、“兩園一河”接受媒體採訪。程功 攝

  許澤瑋代表:

  打造京津冀低空經濟生態圈

  低空經濟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是新質生産力的典型代表。市人大代表、九一先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澤瑋關注到這一領域,2025年帶來了一份“打造京津冀低空經濟生態圈”的代表建議,助力京津冀低空經濟産業蓬勃發展。

  許澤瑋説,延慶區作為全國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無人機産業在這裡得到了迅猛發展。“延慶區具備得天獨厚的空域條件和低空技術産業先發優勢。同時,海淀區擁有豐富的低空領域科技創新和人才資源,而河北省張家口市則具備較低的生産製造成本。”

  許澤瑋認為,這三個區域應當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産業分工協作、科技創新協同等方面的合作,促進資源優化配置,逐步形成“總部在延慶,研發在海淀,生産在張家口”的“海延張低空技術産業生態圈”,推動北京低空經濟産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為北京乃至京津冀地區的協同發展增添新動力、創造新亮點。

  他建議,由相關部門牽頭,會同京津冀三地政府,共同制定京津冀低空經濟協同發展專項規劃。規劃應明確三地在低空經濟領域的發展定位、産業佈局、合作重點和保障措施等內容,為區域低空經濟的協同發展提供指導和依據。同時,加強三地在低空經濟領域的政策協同,確保相關政策在區域內的協調一致,為産業協同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梁晨代表:

  我的建議來自接訴即辦

  “我是基層工作人員,我的建議來自接訴即辦。”來自西城區什剎海街道興華社區的市人大代表梁晨表示,她在工作中接觸了大量接訴即辦訴件,從中選取了兩個較有普遍性的問題,把建議帶到了市兩會上。

  “什剎海地區有很多微公園、休閒小廣場,這些場所在留白增綠、美化環境的同時,也為周邊居民提供健身娛樂場所。但是這些地方現在常常停放了很多共用單車、電動車、自行車,尤其是地鐵口、公交站旁的微公園更為突出。”梁晨建議,微公園管理方要切實擔負起管理職責,通過合理設置軟硬隔離物、障礙物的方式減少違規佔用活動場地,同時督促共用單車企業在微公園點位設置停放區域電子圍欄,及時清運違規停放的共用單車。

  梁晨的另一個建議與基層減負有關。她建議從司法上進一步明確社區證明的範圍和效力,把社區從“奇葩證明”中解放出來。“比如有人來社區開居住證明,其實是為了分房産。我們覺得這類涉及法律糾紛的證明,應該以司法部門‘實地調查’為基本原則,取代‘社區證明’。”

  李遠方代表:

  養老服務應適配老人需求

  “現在北京中心城區的養老服務設施已經非常齊備,我看到許多‘老老人’在養老服務中心實現了老有所養,過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市人大代表、中國商報社總編室主任李遠方會前走訪了西城區的多家養老服務中心,與老人們面對面談家常、聊變化。在走訪過程中她發現,一些養老服務機構面臨着入住率低的窘境。

  “幾年前,許多老人還面臨着養老院一床難求的局面,可現在一些養老機構入住率不足50%,養老床位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空置。”李遠方調研發現,出現入住率不高的情況,一方面是由於部分養老機構的定價過高,超過了許多市民的承受範圍,部分養老機構醫養結合的服務能力也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是因為許多老人不願意到養老機構養老,更願意居家養老。為解決上述問題,李遠方建議,可以將一部分養老服務中心改造為護理服務中心,強化養老機構對失能失智老年人服務供給,開闢失智照護專區。同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要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安寧療護床位或居家護理床位,使居家養老的老人也能享受到醫療、護理、康復等服務,激活閒置的床位資源,使它們能夠更加適配老人的養老需求。(李博 張蕾 袁雲兒)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