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代表呂佳穎:汽車業産學研融合推進明顯

日期:2025-01-13 15:54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呂

  以“共築創新 智啟新質”為主題的2024年國有企業應用場景發佈會,不久前在京舉行。京津冀三地國資系統在應用場景方面首次聯動,聚焦智慧城市建設、産業轉型升級、産業前沿科技三大領域,集中發佈了185項國企應用場景。

  作為連續多年對北京科創成果轉化、汽車行業産學研融合建言獻策的人大代表,呂佳穎對此深有感觸。她説,提出建議後,切實感受到落地措施眾多,相關工作推進明顯。

北京市人大代表呂佳穎:汽車業産學研融合推進明顯

  找準痛點 一年調研覓需求

  42歲的呂佳穎是來自汽車行業的基層代表,她一直在汽車研究和生産的前線工作。目前,主要負責北汽集團自主品牌産品研發的數字化智慧化建設、産品數據體系管理以及法規標準管理工作,“主要為汽車産品研發過程提供資源和技術支撐,可以説參與見證了中國自主汽車的發展進步。”

  作為來自汽車行業的連任代表,呂佳穎十分關注北京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具體到汽車業來説,我能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和資源,做些什麼呢?”這個問題,一直在呂佳穎心中。為此,她經常走訪、調研北京的高新技術企業,聽取企業的聲音、意見和建議,參與北京科技條例的意見徵集。

  2023年1月北京市第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召開前,呂佳穎用近一年時間,在政府部門、高校、企業等不同方面展開走訪調研和座談。她想知道,在科技和汽車業高速發展的時代,企業還有什麼需求、高校人才培養如何等等。一番歸納總結,印象深刻的訴求和聲音集中在三方面:以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平臺為代表的科技管理、以車用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慧發展和以國産晶片産業為代表的高端智慧製造發展。

  最終,呂佳穎圍繞科創成果轉化和産學研深度融合提出了兩個建議。一是,希望能夠發揮各類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平臺作用,促進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之間的資訊交流和技術合作,鼓勵應用企業優先採購和應用本地科技研發産品。二是,建議設立産學研用專項資金,定向支援企業與研發機構共同開展技術成果轉化工作,特別是在車用大模型、中央集中式電子架構、國産化晶片應用等方面制定專項支援政策。“不僅是出於對北京市汽車行業發展的考慮,更想借此推動北京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創新模式 推進産學研融合

  建議提出後,很快就有多個相關部門跟進。“包括市經信局、市科委、市發改委以及順義區經信局、科委等,通過走訪企業、書面回復和座談等不同方式,都積極給予回應和緊密跟進。”呂佳穎説。

  值得一提的是,市經信局汽車與交通産業處和電子資訊産業處、市科委等部門還專門就國産晶片的産業發展、京津冀産業協同、企業應用等關鍵問題與北汽等企業多次溝通,且對企業應用國産晶片遇到的挑戰和困難,給了高度關注和跟進。“這個過程中,我作為人大代表也是把自己掌握和了解的真實情況、痛點難點都做了溝通彙報。”

  汽車業産學研融合發展改變更明顯,2024年,北京出臺多項推進産學研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例如,市經信局發佈的‘揭榜挂帥’項目,就很好助力了企業發佈創新性行業需求或難題,實現推動優質資源對接、行業産業升級。”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也發佈了一系列課題,專門針對科研資源和企業需求對接,實現以産業需求拉動研學資源攻關,促進産學研融合升級新模式。市國資委也特別舉辦了科技領軍人才研修班……

  以“共築創新 智啟新質”為主題的2024年國有企業應用場景發佈會日前在京舉行。京津冀三地國資系統在應用場景方面首次聯動,聚焦智慧城市建設、産業轉型升級、産業前沿科技三大領域,集中發佈了185項國企應用場景。

  作為連續多年對北京科創成果轉化、汽車行業産學研融合建言獻策的人大代表,呂佳穎對此深有感觸。她説,提出建議後,切實感受到落地措施眾多,相關工作推進明顯。

  “作為‘橋梁’和‘加速器’,能反饋行業難點和企業心聲,將行業訴求和自己的所思所想通過建議推動解決,我很自豪。”呂佳穎説,未來,她還將持續關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建設和發展,繼續推動北京市優質高校科研資源與産業的深度融合發展。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