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水務局局長劉斌 今年汛前完成223公里堤防水毀工程修復
1月22日,市水務局局長劉斌在“市民對話一把手”節目中透露,2024年汛前,本市將完成14座水庫、223公里堤防水毀工程修復和580公里山洪溝道的分類恢復、綜合治理。
劉斌介紹,2023年“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對水務相關設施衝擊較大,水庫、大壩、邊坡、岸坡、堤防險工、供排水設施都受到一定衝擊,規模較大的水利工程水毀有120多處。市水務局編制了災後恢復重建水務專項規劃,目標是“一年基本恢復、三年全面提升、長遠高品質發展”。當前,水務災後恢復重建任務主要包括兩部分——水利工程的恢復重建和受災地區的供水保障。
永定河是全國四大重點防洪江河之一。永定河左岸三家店至盧溝橋河段的堤防更是抵禦洪水、捍衛京城安全的重要工程。堤防安全監測是保障堤防工程防洪安全的重要工作,記者了解到,如今,永定河北京段堤防滲壓監測設施已經建設完成,58套滲壓監測設備在河道沿線和永定河滯洪水庫中“站崗執勤”,保障堤防安全。
2023年“23·7”洪水中,門頭溝區受災嚴重。流經王平鎮韭園村的韭園溝河道淤積嚴重,護岸擋墻、跨河橋梁、河底護砌均被沖毀。目前,市區兩級水務部門正通過疏、護結合的方式對韭園溝進行修復。經過專家論證,重新修建的跨河橋改原有拱涵為方涵,增強水流通行能力。洪水中被沖刷下來的大石塊被做成鉛絲石籠,填砌在渠底,既解決了衝擊物的去處問題,也讓河道溝底更加耐沖刷。
受災地區供水恢復保障方面,王平鎮集中供水廠供水範圍內已鋪設正式管道2000米,新設供水預備井三口,全面提升供水能力。正在建設中的門頭溝區門城水廠,計劃在2024年上半年建成並投産運作,屆時,門頭溝城區將實現雙水廠供水,供水安全更有保障。
北京市的水文設施目前也已經恢復到了災前能力,水文能力提升項目已經啟動。針對永定河山峽區間洪水預警時間短的特點,北京市水務局還將布設更先進的測雨雷達。
劉斌表示,2024年一季度前,北京市水務局將全面開工建設納入國債支援的100多個功能提升類水利項目。2024年汛前完成14座水庫、223公里堤防水毀工程修復和580公里山洪溝道分類恢復、綜合治理。2024年還將實施127處水文設施水毀修復,並增加水文設施布設密度,高標準構建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和“四預”體系,完成16處積水點治理,持續開展“清管行動”。(王天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