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大代表,我們要成為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當好人民群眾的代言人。”在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組織的“履職新時代”代表專訪中,劉宗永代表表示,將不辜負人民群眾的信任與期望,以高品質履職助力首都高品質發展。
“我的手機從不關機,看到熟人電話沒接可能沒事,看到陌生號碼必須回過去!”市人大代表、大興區禮賢鎮龍頭村黨支部書記劉宗永,講起自己作為人大代表履職的一個生動細節。原來,村裏將村兩委主要幹部,鎮派出所、城管等相關負責人的電話列印成一張表格,發放給每戶村民。特別是作為村書記的劉宗永,電話更是村民有事直接聯繫的熱線。
很多次,有村民夜裏12點、凌晨1點打來電話,劉宗永都是第一時間接聽。“越是深夜,越是得第一時間接,因為往往是出了急事。”劉宗永樸實的話語中體現着責任心。鄉親們對村幹部也越來越信任。劉宗永驕傲地表示,這一做法已經在禮賢鎮推廣開來。
除了第一時間為村民排憂解難,發展産業帶領村民致富也是劉宗永等村幹部的心頭大事。依託毗鄰大興國際機場的優勢,村裏撬動社會資本,將20套閒置農宅改造成民宿,交給第三方運營管理,既幫助老百姓盤活閒置資産創收,也解決了10人左右的就業。村裏還開起了燈籠廠、豆腐坊,有了産業後不忘給老年人添福利。“以前針對70歲以上老人提供免費早餐、洗澡等服務,如今擴大到60歲以上老人,受益村民從90多人變為200多人。”劉宗永説。(文/張蕾 王天淇 張悅 李博 趙語涵 李祺瑤 攝/何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