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廣電局築牢應急防汛安全網:風雨同舟擔使命 聲傳千里護平安

日期:2025-07-31 11:41    來源:北京市廣播電視局

分享:
字號:        

  自7月23日8時至29日11時,147小時的持續降水傾瀉了北京常年近四成的雨量,密雲、懷柔、平谷、延慶等北部山區受災尤為嚴重。 北京市廣電局以應急廣播為哨、以全媒宣傳為橋、以安全播出為基,架起守護群眾的“生命線”,為全市防汛救災注入廣電力量。

  聞汛而動 築牢戰時指揮防線

  7月23日16時,北京市廣電局第一時間啟動應急廣播三級響應機制,嚴格落實“雙值守”制度。局領導靠前指揮,緊急召開專題會議,提前進入備戰狀態,充分發揮應急廣播作用,及時播發汛情資訊,落實各項汛情應對措施。7月26日23時密雲、懷柔、延慶相繼升級暴雨紅色預警。全局迅速落實24小時領導帶班、責任處室值班和技術人員值守制度,專業隊伍每小時巡檢應急廣播指揮大廳、設備機房、電力供應系統等重點部位,實時監測資訊播發狀態,確保 “關鍵時刻不掉線、重要資訊不延誤”。

  7月28日,局主要領導召開全市廣電行業防汛工作調度會,第一時間傳達市委市政府有關會議精神和工作要求,並強調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全市廣電系統一盤棋”的大局觀,堅決打贏這場廣電防汛應急攻堅戰。並提出五點要求:要杜絕僥倖心理,時刻繃緊行業安全這根弦;要強化值班值守,提升突發事件快速應急處置能力;要發揮廣電視聽行業優勢,全力做好防汛工作宣傳引導;要突出科技支撐,充分發揮應急廣播關鍵作用;要加強協同配合,確保各類資訊傳遞快速順暢。

設備、線路搶修

設備、線路搶修

  各安播單位同步進入“臨戰模式”:密雲、平谷的應急廣播大喇叭提前調試到位,北京市廣電局指導歌華有線及分公司全面排查設備、備足人力物力,全市廣電系統嚴陣以待,為防汛救災築牢第一道指揮防線。 截至目前,全市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平穩有序,應急廣播系統始終保持高效運轉。

  聲入萬家 應急廣播織密安全防護網

  應急廣播是防汛救災的“千里眼”“順風耳”,更是群眾安危的“預警哨”。為讓這道防線更堅固,北京市廣電局提前謀劃、系統部署,制定了 《應急廣播服務防汛救災工作指南》《北京市應急廣播服務防汛救災(2025年)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成立由局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工作專班,推動各區應急廣播平臺與應急、氣象、水務等部門建立資訊共用、定期協商機制,確保區、鄉鎮、村三級播發平臺 “上下貫通、左右聯動”。

門頭溝區-預警資訊監測

門頭溝區-預警資訊監測

  強降雨過程中,市級平臺加強值班值守,接收並轉發各類預警資訊,實現紅色、橙色防汛預警資訊秒級發送。各區平臺均部署有文字語音自動轉換功能模組,方便語音快速播報。本輪降雨過程中,需要轉移疏散大量山區百姓。延慶區應急廣播平臺配合有關部門開展資訊播報、宣傳動員,完成 418戶、854人安全轉移疏散。平谷區應急廣播協助安全有序轉移2134戶、4498人。各區利用高可靠終端的視頻採集功能,助力更全面及時掌握雨情、汛情、災情。

  全媒聯動 凝聚防汛救災磅礡力量

  北京市廣電局牽頭建立聯動機制,指導帶領北京廣播電視台、歌華傳媒、歌華有線、各區融媒體中心等單位,按照統一部署及時發佈預警提示。截至7月29日9時, 全網共報道北京防汛相關資訊424314條,監測到北京廣播電視台和16+1區融媒體中心大屏端報道32條北京防汛相關新聞;引領北京廣播電視台和16+1區融媒體中心 111個新媒體賬號,累計報道6437條北京防汛相關新聞,覆蓋微信、微網志、快手、抖音、人民日報、北京日報、北京東城、北京昌平、北京懷柔、北京順義、鳳凰網、澎湃新聞、搜狐網、閃電新聞等 42個平臺,涵蓋了主流社交平臺、廣播電視、各級各類新聞資訊客戶端和網站等。

  視聽北京傳播矩陣多維聯動加強防汛防疫宣傳,大小屏聯動,做好防災避災宣傳教育。全矩陣持續普及防汛知識和避險技能,特別是針對暑期學生安全教育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 北京市廣電局新媒體矩陣“首都廣電”作為全市政務新媒體發佈廳成員,及時按照全市宣傳部署要求發佈權威資訊,併發揮新媒體傳播優勢,發佈了多條應急科普、暴雨中有大愛、各界馳援密雲等地的接地氣、暖人心的短視頻作品,總閱讀超 500萬,單條最高200萬+;“北京時間”新媒體平臺、《紅綠燈》《首都晚間報道》等多頻道多欄目連續發佈地質氣象預警動態通過“實時雨量地圖”等可視化呈現降水分佈;各區融媒體中心聯動社區將視聽平臺發佈的指引轉化為宣傳海報,讓抽象的防疫知識變成具體的行動指南,讓市民在防汛、防災、防疫各環節都能獲得清晰指引,形成上下貫通、高效運轉的宣傳工作格局。

  安全播出 築牢防汛資訊暢通安全線

  北京市廣電局強化安全播出監測值守,2025年7月23日至28日,共監測市、區兩級監測廣播電視176套(廣播:18套,180路,記25920頻時;電視:158套,1880路,記270720頻時)節目。IPTV平臺監測電視節目145套(1102路,記158688頻時)節目。5個高山轉播站監測廣播電視25套(廣播:6套,10路,記1440頻時;電視:19套,95路,記13680頻時) ,實現“零停播”,保障了資訊暢通無阻。

  為豐富相關區人員疏轉移散後精神文化需求,北京市廣電局要求歌華有線提前做好應急物資儲備,根據各區統一要求,提供 有線電視服務。

為安置點架設有線電視

為安置點架設有線電視

  7月30日,北京市廣電局指導歌華有線通州分公司對接11個堤內村轉移安置點,配合屬地優化安置條件,組織30多人的專業團隊,連夜架設光纜1700多米,截止到中午12點,完成其中6個安置點的有線電視網路信號輸送任務,安置群眾可以實時看到總台和北京臺節目, 及時了解黨和政府開展防汛救災相關資訊。雖然暴雨黃色預警已解除,但風險仍未遠去。北京市廣電局將繼續堅守崗位,充分發揮應急廣播作用,以更精準的資訊傳遞、更有力的宣傳引導,與全市人民一道,築牢戰勝風險的防線。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