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汛期。7月8日,北京市重點防汛工程——石景山衙門口十號路雨污水頂管下穿鐵路工程投用。作為華北地區下穿鐵路直徑最大雨污水頂管工程,工程投用將進一步提升區域防汛能力。
石景山衙門口十號路雨污水頂管下穿鐵路工程起點為衙門口十號路,終點接入人民渠,其中雨水管線總長535.1米、污水管線總長633.3米,可滿足超1.8萬升每秒的峰值排水需求。
該工程的最大挑戰在於下穿鐵路區間的施工安全控制。“工程同時下穿西長鐵路(京廣鐵路普速)和京廣高速鐵路兩條重要鐵路幹線,前者每天發送列車54對,後者更是多達125對,且京廣高速列車運作時速達350公里/小時,對橋墩變形控制標準極為嚴格,位移允許偏差不得超過正負2毫米。”施工方中鐵二十二局集團項目部負責人王雷介紹。
項目部通過技術創新,先後攻克進洞口止水難、下穿鐵路要求沉降小、地下土層工況變化、泥漿迴圈利用、可視化鐳射導向糾偏等難關。尤其是,該工程部分區域覆土僅1.45米,遠低於常規機械頂管施工的最低要求。為此,項目部採用非開挖頂管工藝,引進岩石頂管掘進機、繆子成像探測儀等先進設備,並採用電腦採集數據和控制,做到施工精準監測和實時調整,在鐵路運輸不中斷的前提下,實現雨污水管道的地下大穿越。
“最緊張的時候24小時施工,平均每天推進8.5米。”王雷説,工程投用後,將為衙門口棚改回遷安置區4400余戶居民徹底解決雨水污水排放問題,告別以往臨時抽排、費時費力的困擾。(孫傑 趙秋明 翟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