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北京正式進入“兩會”時間。“兩會”期間,由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主辦的“市民對話一把手”系列直播訪談節目與廣大市民見面,當天做客直播間的嘉賓是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勁松,此次訪談內容聚焦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強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
2021年北京市明確提出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思路和成果是什麼?如何打好“數字經濟”這張牌助力構建首都新發展格局?
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
積極構建首都發展新格局
北京把握數字經濟發展大勢,於2021年7月率先提出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積極構建首都新發展格局。一年多來,數字經濟全面賦能産業、城市、生活,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加快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我們在這方面還要加大努力。
堅持數字賦能産業高水準發展
大力拓展新興數字産業,發展水準位居全國前列,全市人工智慧産業規模超千億元,企業數量也超千家,佔國內企業總量的29%,位列全國首位。區塊鏈産業發展也位居全國第一;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産業規模也超千億元,國家級智慧製造系統方案供應商數量全國第一,福田康明斯、三一重工入選全球“燈塔工廠”,小米 “黑燈工廠”成為行業標桿,網際網路3.0快速起步。
堅持數字賦能城市高標準建設
推動新一代資訊技術和城市基礎設施深度融合,數字城市基礎底座加速建設,千兆固網累計接入了129.6萬用戶,建成5G基站7.5萬個,並且實現了五環內全覆蓋、五環外重點區域和典型場景精準覆蓋。智慧城市“七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啟動,超前佈局下一代數據原生基礎設施,建成全國首個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完成“車路雲網圖”五大體系超前部署,堅持“一網通辦” “一網統管”“一網慧治”有序推進,助力城市治理效能提升。
堅持數字賦能生活高品質升級
推動跨體系數字醫療示範中心建設,在網際網路診療、智慧醫院的建設,慢病管理等場景中引入了人工智慧和智慧感知等新技術試點;打造燈塔社區,加快佈局副中心社區示範工程,推動整體管家服務模式;拓展數字消費新業態,培育形成了15家資訊消費體驗中心,在2022年北京數字經濟體驗周和數字消費節期間,數字消費累計消費額達到近70億元。
不斷搶抓新機遇
助力多個“新賽道”快速崛起
張勁松提到,北京市不斷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新機,實現多個“新賽道”先導産業的發展和崛起,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將有更多創新轉型的機會。
一是大力發展自動駕駛、車路協同、共用出行等新一代出行産業,推動傳統交通運輸業和網際網路有機滲透和整合,構建新一代數字出行一張網。
二是支援在京金融機構基於網際網路平臺打造金融業態和服務體系,創新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業務模式。
三是以AI技術、大數據、雲計算等智慧科技和新一代資訊技術,融合醫療健康領域,推動傳統醫療服務升級優化,打造數字化健康服務業新業態,推動跨體系數字醫療示範中心建設,形成數字化健康服務産業集聚發展的態勢。
四是推進數字消費,鼓勵王府井、CBD等傳統商圈,打造示範性的數字商圈試點,首發“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動態地圖”,對全市9萬餘個便民商業網點開展大數據監測分析、精準補建和規範提升。
強化“五子”聯動
為新時代首都發展作出新貢獻
強化“五子”聯動,是北京率先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是落實“四個中心”戰略定位的重要抓手,是高品質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強勁動力;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與其他“四子”緊密關聯、相互支撐。
以數字技術創新引領首都標桿城市
形成自主可控技術體系
聚焦“卡脖子”和前沿的核心技術,探索完善新型舉國體制,建設共性技術平臺,自主可控、産研一體、軟硬協同的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初步成型;在高端晶片、基礎軟硬體、網路、安全、人工智慧、區塊鏈等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和發展。
以數字全産業鏈開放助力“兩區”建設的先行實踐
充分利用“兩區”先行先試政策優勢,深化科技創新、數字經濟、服務業開放等優勢領域制度創新和政策整合,加強數字領域國際合作。成功舉辦2屆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將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打造成國家政策發佈、數字經濟前沿技術交流、數字應用展示推廣以及重大項目導入的國際化開放交流平臺。
以數字消費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大力發展線上消費,努力打造數字消費新場景,支援傳統商圈數字化改造,在商業街區、景區等重點區域建設智慧商圈,提升數字消費供給水準,促進電商、直播經濟、線上文娛等數字消費新模式規範持續健康發展,打造消費升級新動力。
以數字産業鏈協同深度賦能京津冀協同發展
京津冀三地簽署《打造京津冀工業網際網路協同發展示範區框架合作協議》,成立 “京津冀工業網際網路協同發展工作組”,上線工業網際網路數據要素登記平臺,共同打造立足京津冀、輻射全國的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生態。
研究探索改革發展模式
全力推動數字經濟産業發展
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條例》的出臺為北京數字經濟發展樹立“新航標”。同時,也為本市加快建設全球數字標桿城市提供法律保障。《條例》圍繞數字基礎設施、數據資源、數字經濟産業、智慧城市建設、數字經濟安全和保障等多個方面進行了頂層制度設計。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探索數字經濟改革發展模式,健全數字經濟治理體系,着力推動數字技術創新,加快智慧城市和數據原生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好標桿工程,帶動標桿産業,一方面,加快推進數字産業化,支援數字産業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重點培育高端晶片、基礎軟硬體、信創、人工智慧、區塊鏈、網際網路3.0等數字經濟核心産業,推動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加快推進産業數字化,支援農業、製造業、建築、能源、金融、醫療、教育、流通等産業領域網際網路發展,樹立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