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屋裏屋外 全面翻新

日期:2023-01-15 11:42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京彩2022
  • 京彩2022
  • 民生建設
  • 民生建設

  原標題:老舊小區改造——屋裏屋外,全面翻新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北京市政府緊扣“七有”目標和“五性”需求,着力增進民生福祉,持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在具體工作中,改善群眾居住條件,提高生活便利性,營造宜居環境,優化養老服務,推進衛生體系建設……

老舊小區改造——屋裏屋外 全面翻新

  斑駁的外墻、坑洼的地面、雜亂的電線、堵塞的水管……解決老舊小區常見難題的工作,過去一年,正在全市範圍內廣泛鋪開。外墻重做、地面重鋪、電線歸攏、水管疏通,老舊小區改造正切實改善着居民的生活品質。老舊小區居民説,每一個點滴的推進,都給他們帶來對生活的新希望。

  計數

  “十三五”期間,北京市累計確認改造433個項目,涉及511個小區、3646棟住宅樓,34萬餘戶居民,累計新開工317個項目,完工105個項目。

  在2022年初的實事項目中,提出完工100個小區改造工程。截至12月20日,全市已實現新開工330個小區、新完工205個小區,超額完成年度任務目標。中央和國家機關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共完工110個,在施98個。同時,老樓加梯工作穩步推進。截至2022年9月20日,全市新開工電梯1217部,已完工368部。老樓加梯工作提前並超額完成。

  日記

  光明樓小區居民王大爺:老樓重建,徹底變樣

  咱們這一片兒啊,都是老舊小區。光明樓小區原先在老崇文這一帶,還是很有名的。我家幾十年前搬過來的時候,這可是北京數一數二的好小區。公交車,還專門有光明樓這一站。像我家住的這個樓,是蘇聯式的四層老樓,1958年建的。那時候能住樓房,甭提多高興。小區裏的17號樓是三層小樓,那時候叫筒子樓,也就是現在説的簡易樓。

  時間,也是過得真快,一眨眼60多年過去了。原來讓人羨慕的小樓房,現在變成了老樓房。人老了,腿腳不靈便,樓老了也有毛病。外立面不保溫、上下水管道不通暢、門窗不密封、樓外面的電線到處都是。

  這些年政府投入很大,老樓一點點在翻新。外立面重修了,加了保溫層,電線、網線、有線電視線也都統一規整到一個管道裏。小區封閉式管理,引進了物業,車位重新劃了線,秩序井然。

  最大的變化,就是這簡易樓17號樓。我是看著它徹底變了樣。原先,這17號樓是我們這個老小區配置比較差的。沒有獨立廚房,沒有獨立衛生間,一層樓5戶人家,共用一個廁所,早上起來得排隊。其他的像墻體開裂、私搭電線,只能算是小毛病。

  2021年,這個簡易樓開始改造,幾乎就是推倒了重建。我每天一齣單元門,就能看見17號樓。到2022年9月改造完工,整個樓給我的感覺,完全是高檔小區居民樓,12月1號,人家17號樓居民領了房本,正式交接。

  現在冬天樓裏還沒住人,等天氣暖和了,簡單裝修一下就能入住。光站在外面看不過癮,鄰居們拿到鑰匙,我也跟着進去看過。真是好,建得漂亮!四白落地,門窗、墻體,全是嶄新的。

  車站南裏小區居民張大姐:屋裏屋外,全面翻新

  我是土生土長的大興區人,家裏以前住的是平房。2015年的時候,買房買到了車站南裏小區。當時買房是為了離大興區的中心近一點,也是為了孩子以後在黃村這一帶上學方便。車站南裏這邊基本上在大興新城南側,離黃村鎮很近,屬於林校路街道。各方面配套設施都還可以,房價當時也不誇張,所以果斷買了一套。

  等我搬過來住了一陣,切身感受到老小區的一些小瑕疵。這個小區是1998年建成的,到現在20多年,但小區地面已經很破了,基本上全是坑坑洼洼的。一到下雨天,屋頂容易漏水,墻皮容易脫落。小區地面全是水坑,走一次,高一腳低一腳,一鞋的泥。

  我記得應該是從2020年開始,小區陸陸續續開始翻新工作。我聽説街道和社區做了很多前期的工作,跟居民代表座談討論改造方案;又入戶走訪,把治理小區臟亂現象的方式方法,向居民普及。開工以後,私搭亂建基本上都拆乾淨了。地面重新做了鋪裝,平平整整,下雨天不再擔心踩水、踩泥了。小區出入口裝了道閘抬杆,封閉式管理,綠化重新調整,車位重新規劃。原先只有垃圾清運等簡單工作的小區,變成了有正規物業的小區。每天進出門,看到小區的環境,大傢夥兒心裏舒服多了。

  2021年秋後,小區開始對各居民家裏的上下水管道進行翻新,主要集中在廚房和衛生間。21號、22號、23號,一棟樓一棟地推進,我是23號樓,最後一個做。等到2022年開春,開始處理屋外的管道和外立面。

  忙忙活活,一直到2022年11月中旬吧,整個工程算是告一段落。屋裏屋外變了個樣。説實話,我住到這邊時間不長,對小區的感情卻很深,因為住過來沒多久,就有了孩子。孩子現在5歲,上中班。孩子一點點長大,小區一點點變好,大興也欣欣向榮發展起來。整個生活,感覺很有奔頭。

老舊小區改造——屋裏屋外 全面翻新

  待辦

  希望改造繼續推廣

  王大爺很誠懇地説,看到17號樓改建得這麼好,他很羨慕。同小區還有其他老樓,他很想知道其他老樓什麼時候能改造,能否繼續將17號樓的成功經驗,繼續推廣開來。光明樓小區最近這些年,小修小補一直在進行,小區環境和居住品質也有提升。但居民們盼望著,能不能早點實現像17號樓那樣的徹底翻新。

  張大姐也説,車站南裏小區這些年的變化,很明顯,政府的努力,老百姓看在眼裏。她期盼著,具體到每一家施工的時候,能保持高水準。2022年7月份,雨最大的時候,她家靠近外立面那側地板的踢腳線就泡水了。跟街道反映情況後,工人對外立面進行了處理。她跟同一個樓的鄰居們交流,有些也有類似的情況。她希望,下面再進行改造的時候,施工細節能更好一些。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民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