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場“委員通道”開啟 圍繞綠色發展、“一帶一路”、民族團結等主題共話發展藍圖 一個又一個生動實踐傳遞大國自信

日期:2022-03-11 09:5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第三場“委員通道”開啟,圍繞綠色發展、“一帶一路”、民族團結等主題共話發展藍圖 一個又一個生動實踐傳遞大國自信

  3月10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開啟。8位全國政協委員通過網路視頻形式接受記者採訪。

  委員們從少數民族地區來、從革命老區來、從企業一線來……帶着所見所聞、帶着百姓期盼,深情講述了“一帶一路”建設、民族團結、綠色發展、傳統文化傳播、鄉村振興等中國故事,用一個又一個生動實踐傳遞着大國自信。

  金鵬輝委員:服務降碳金融一直在行動

  “雙碳”目標下,中國正在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服務降碳,人民銀行一直在行動、金融一直在行動。”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金鵬輝介紹,我國正形成一種新的金融支援降碳體系,要用好金融智慧和金融力量服務綠水青山。

  金鵬輝説,2021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創設了一種名為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的新貨幣政策工具,安排2000億元,專門對煤炭相關産業的低碳轉型提供資金支援。他調研了解到,一家電廠研發了完全自主的技術,對煤電企業進行綜合技術改造,可大大降低煤耗。他算了一筆“節能賬”,如果轉型改造全國推開,每年將為國家節省煤炭4000多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億噸。

  武鋼委員:張北的風點亮了北京冬奧的燈

  “張北的風點亮了北京冬奧的燈。”由於張北的風電在北京冬奧會發揮了重要作用,帶響了這樣一句話。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武鋼説,中國風電裝機在全球連續十年排名第一,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風電裝備製造業基地,也是整機和零部件出口基地。

  “風力發電每發一度電,消耗的碳僅相當於火電的1%。目前全球排名前10的風電裝備製造企業中,中國佔據了6位。”武鋼説,中國製造的大型風力發電裝備帶來的綠色能源,將傳送給全球千家萬戶。

  林凡儒委員:沂蒙精神讓我們拒絕“躺平”

  翔宇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凡儒是土生土長的沂蒙人,聽着沂蒙人民愛黨擁軍的故事長大,沂蒙精神深深紮根在心中。

  30多年來,林凡儒秉承沂蒙精神艱苦創業,將一個小商店,發展成為科技型現代化醫藥企業,並收購了在沂蒙革命根據地發展起來的紅色“老字號”仁和堂藥店。“企業發展遇到困難時,我們在沂蒙精神感召下,拒絕‘躺平’。”林凡儒和團隊迎難而上,2021年企業實現營業收入逆勢增長,還被評為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五百強。

  “新時代的長征路上,要繼續弘揚好沂蒙精神,爭取更大榮光。”林凡儒説。

  楊傑委員:各民族手足相親的故事每天上演

  一人溫暖一座城,民族團結一家親。“各民族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政協副主席楊傑以當地呼圖壁縣“阿同汗”(意為“金子般的心”)志願者協會發展歷程為例,講述了民族團結故事。

  這個志願者協會有267支志願服務隊,常年走街串巷幫助困難家庭和孤寡老人。協會與今年80多歲的漢族老人王桂珍有關。“30多年來,王桂珍無償照顧了240多名少數民族老人和留守兒童,被維吾爾族群眾親切地稱為‘阿同汗’。在她的感召和帶動下,協會註冊志願者已達2.6萬多人。”楊傑説。

  詹純新委員:“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繁榮發展提供新路徑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詹純新説,“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繁榮發展提供了新路徑,也為企業合作共贏搭建了新平臺。他所在的企業是較早“走出去”的中國裝備製造企業,在海外並購6家企業。

  “2021年,儘管疫情帶來影響,但這些企業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為當地解決就業、增加稅收,得到當地政府高度認可,體現了共商、共建、共用。”詹純新説。

  楊忠岐委員:環境好了,出走的東北虎回來了

  “今年是虎年,給大家講講老虎的情況。”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首席專家楊忠岐用東北虎的故事介紹我國生態環境的改變。

  他説,由於曾經過度砍伐森林、炸山開礦等人為活動,導致我國境內東北虎一度基本絕跡。在國家實施的天然林保護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工程的持續推動下,老虎生存的生態環境得到恢復、發展。“出走到俄羅斯西伯利亞的東北虎又回來了,來了還不走了,虎嘯山林的場景重現了。”楊忠岐説,東北虎的回歸和定居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要成果的明證。

  馬蕭林委員:創新表達科技賦能讓文物活起來動起來

  從《國家寶藏》到《唐宮夜宴》《只此青綠》,再到文創産品考古盲盒,傳統文化頻頻“出圈”。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認為,這是因為找到了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契合點,讓文物潮起來、活起來、動起來,喚醒了人們的歷史記憶和文化認同,産生情感共鳴。

  “從活起來到潮起來的不僅僅是文物和傳統文化,更是我們心中泛起的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馬蕭林説。

  歐彥伶委員:為鄉村振興注入綠色發展動力

  “發展中,我們注重在生態底色、民族特色上下功夫,推動産業生態化、生態産業化,為鄉村振興注入綠色發展動力。”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副縣長歐彥伶説,優良的生態環境是羅城最大的發展、競爭優勢。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通過當地發展生態旅游和推出特色農産品脫貧的實踐,歐彥伶得出結論,對於經濟後發展、欠發達的少數民族地區來説,産業振興要想彎道取直、後發趕超,必須用足優勢、多方發力,努力探索少數民族地區産業強、百姓富、生態美的綠色發展密碼,才能更好為實現鄉村振興助力。(武紅利 楊旗 宋佳音)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