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個項目加速落地平原新城 京津冀協同發展邁上新臺階

日期:2025-10-31 08:4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百個項目加速落地平原新城

  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了新十年。2025年以來,本市以服務保障重大活動為牽引,推動首都功能和城市發展品質進一步提升,京津冀協同發展邁上新臺階。作為內聯中心城區、外攜津冀的關鍵區域,平原新城正邁向高品質發展,100個項目加速落地。

  核心區首批文物騰退項目收尾

  朝陽門內大街上,距今已有近300年曆史的孚王府是北京現存規模最大、迄今尚未開放的清代世襲罔替親王府。2025年7月,孚王府文物騰退項目啟動。僅過兩個多月,簽約率就達到100%。

  “核心區第一批文物騰退項目進入收尾階段。”市發展改革委綜合處處長王育玲説,前三季度,北新華街近現代建築、孚王府等文物騰退項目完成騰退。

  這是2025年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任務中的關鍵一項。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疏整促”專項行動完成全年任務的94%。其中,疏解提質一般製造業企業98家,可實現每年節約綜合能源消費3363.38噸標準煤、減少溫室氣體排放1.47萬噸。

  在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加快均衡佈局方面,北京服裝學院通州校區一期完工投用,北京工業大學新校區(一期)、北京兒童醫院新院區等一批高校、醫院疏解項目實現開工。

  城市也在發生變化:核心區100個社區微花園落地,東四環路改造形成15.6公里“全線月季花環”,全市最大“綠肺”溫榆河公園全面開園,234座立交橋橋下空間整治、17座提升工作全部完成,橋下空間“顏值”與“功能”雙提升。

  2025年前三季度,首都功能進一步優化提升。“我們精心服務保障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以‘零誤差’交上了服務國家大局的北京答卷,中央政務服務功能明顯提升的同時,城市宜居品質持續改善升級。”王育玲説。

  京津冀産業鏈突破36項關鍵核心技術

  潮白河畔,2500畝土地煥發生機。2025年3月,位於順義區李遂鎮的京津冀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技生態港順義園區破土動工。目前,順義園已簽約企業12家。

  從這裡出發,半小時直達北京賓士順義工廠、理想汽車,一小時覆蓋小米汽車、北京賓士亦莊工廠、密雲北汽新能源、昌平北汽福田,兩小時聯通天津武清園區、河北廊坊園區。生態港籌備組相關負責人表示,大家期盼的是,這座生態港加速京津冀的産業集聚發展。

  就在2024年,京津冀三地協商一致,各建一個園區、共同組成一座生態港,打造立足京津冀、輻射北方七省的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保障基地。“生態港正好可以為我們提供技術驗證的政策支援,優先參與區域內自動駕駛路測、車路協同標準制定。”研發無人駕駛卡車的主線科技是最早簽約順義園區的企業之一。

  這家公司早就感受到協同發展的好處。2024年,京津冀攜手開放了首條跨省市自動駕駛高速測試公路,該公司的無人駕駛卡車從北京途經河北廊坊,一路直達天津港。

  如今,“智駕一條路”變為“共鑄一條鏈”。主線科技做好了規劃:等園區建好後,該公司擬建設創新研發基地,佈局京津冀自動駕駛貨運網路,並聯絡上游商用車主機廠、零部件企業和下游物流、園區企業,帶動産業鏈整體轉型升級。

  産業相融共生推動協同發展走深走實,助力京津冀更好發揮全國高品質發展動力源作用。當前,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模式逐漸成熟,“兩翼”振翅高飛、“雙城”密切合作、“三圈”統籌聯動,協同發展的“施工圖”正迅速轉化為“實景圖”。

  前三季度,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新增入駐企業84家,北京城市副中心獲批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天開高教科創園寶坻園揭牌;“六鏈五群”正加快培育,重點産業鏈“卡點”攻關已突破36項關鍵核心技術,産業鏈圖譜不斷更新完善,産業集群發展持續提升,成立京津冀先進製造業集群聯盟。前三季度,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522.7億元、同比增長7.8%。

  平原新城區域吸引力持續提升

  順義、大興、亦莊、昌平、房山是本市的五座平原新城,內聯中心城區、外攜津冀,與環京地區已逐漸形成多個跨界城市組團。

  2025年以來,平原新城高品質發展已形成一批成果成效。本市紮實推進平原新城“一區一策”高品質發展,創新建立“重點政策、重點任務、重點項目+動態訴求”的“3+1”清單管理模式,確保各項任務有序推進。2025年以來,本市推動實施100個重點項目落地平原新城,夯實産業集群發展基礎,目前已建成投用4項、開工建設54項、審批立項19項。

  這些項目中,順義區北京航空發動機維修項目竣工,大興區生物科技旗艦園區開工,亦莊全球首個具身智慧機器人4S店投用,昌平區全市首個腦科學與腦機介面産業集聚區和産業園啟用,房山區北京金融安全産業園建成並新增入駐機構88家,平原新城區域吸引力和産業發展競爭力正穩步提升。

  不僅是平原新城,本市各區域發展實施方案、行動計劃加速推進,落地見效。此外,鄉村振興穩步推進,第二批“百千工程”10個示範創建片區、120個示範創建項目實施進度超80%,世界首款自主知識産權智慧育種機器人“吉兒”成功研發。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探索也取得新進展,完成首年度GEP-R(生態産品調節服務價值)與GDP交換補償工作,生態涵養區通過交換機制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生態補償收益,共用了全市發展成果。(曹政)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