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碩農業科技成果亮相2025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 北京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首都之窗”

日期:2025-10-13 08:3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10月13日,2025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北京金海湖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大會採用“1+7+1+N”總體框架,將舉辦1場開幕式及全體會議、7場專題會議、1場世界農業科技博覽會、多場平行會議及國際交流活動。

  當前,北京正在構建高效協同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不斷激發創新動力、提高創新效率,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首都之窗”。探訪發現,亮相大會的豐碩農業科技成果,其背後正是政策、人才、機制等多元新動能的集中迸發。

  農業中關村發展路徑日益清晰

  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以“踐行大食物觀,共建韌性食物供應體系”為主題,選址平谷區,也旨在向全球推介農業中關村核心區“一港兩翼三鎮全域全場景”。

  來到位於平谷區京瓦中心的國家蔬菜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時,一排排精密儀器正在有序運轉,科研人員專注地操作。自2024年5月成立以來,110名研究人員先後入駐,這裡已成為我國蔬菜育種研究的高地。

  “過去甘藍8年才能創制的不育係,現在2年就能完成。”實驗室相關負責人秦宇軒説。

  2024年,北京市農業農村局還組建了市農業農村科技發展中心,從優化科技投入機制、修訂項目及資金管理辦法入手,進一步有效打通科研到産業的堵點。

  目前,除蔬菜生物育種實驗室外,農業微生物國際創新研究院、國家農業科技創新港等20余個項目正加速推進,北京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超75%。

  “小切口”支援推動大突破

  在世界農業科技博覽會上,科研人員進行的細胞培育肉實驗被製作成了手冊,受到參觀者關注。

  “通過核心技術攻關項目,我們獲得了市級部門精準政策支援。”豐台區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未來食品部副部長李石磊表示。目前,中心已在細胞培育肉産業化生産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取得多項突破性成果,並建成了國內首條200升細胞培育雞肉工業化生産示範線。

  “通過‘小切口’項目支援,公司獲得農業科技項目資金與推廣資源,推動技術從中試快速邁向産業化。”北京首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蛋白工程師李重陽表示。作為一家致力於將工業尾氣轉化為高蛋白飼料原料的企業,其研發的乙醇梭菌蛋白目前年産能已達2.32萬噸,廣泛應用於多種配合飼料中。

  近兩年,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緊緊抓住科技這個新動能,立足解決農業生産中的實際問題。截至目前,全市已實施33項“小切口”試驗示範項目,在寵物醫療、綠色種植、畜牧養殖等多領域取得突破。

  揭榜挂帥激發企業活力

  “揭榜挂帥”構建了“企業出題、科研機構答題、市場驗卷”的創新生態。北京市在市、區、企業三個層面協同推進:市級層面,凝練關鍵技術需求,形成榜單任務,經專家評審擇優支援,張榜遴選;區級層面,面向全球徵集實施主體和解決方案;企業層面,主動設榜,投入攻關。在大會上亮相的首農食品集團,通過該機制開展了智慧溫室國産化攻關,自主設立項目,投入資金3000余萬元,推動大番茄産量顯著提升至每平方米45公斤。

  這一機制不僅助力龍頭企業如大北農、首農集團鞏固技術優勢,也培育了京研益農、嘉華種豬等一批高成長性企業,共同構建起梯次分明、分工協作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目前,北京市正進一步優化企業重點實驗室佈局,聚焦生物育種、生物製造、智慧農業等主導産業和未來産業,強化關鍵技術與産業化攻關。目前,北京近70%的在研農業科技項目有企業參與。(張佳琪 張慶華)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